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人居状况的改善,是备受重视的世界性课题。人类居住的平等与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是终极目标。本文对城市生活空间和人类聚居环境进行了一些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从“类型学”这一角度对城市集合住宅类型进行深入的研究。自1949年新中国建国以来,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艰苦而漫长,从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期到一五计划,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到改革开放,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期间充满了跌宕起伏。当21世纪来临之时,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瞩目的大国,近二十年间GDP保持10%左右的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仍然相对贫穷,城市化的非理性增长导致了一系列问题,再加上贫富悬殊不断扩大,使得原本就匮乏的住房资源不合理分配。“住宅发展的未来取决于它的过去”,在城市发展的历史中,一些特殊的片段可以反映出停滞、渐变、拐点等等,还有那些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混乱和间断但却始终保存的特殊类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一种革命性的“运动文化”式的社会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一些以往延续着的社会政治以及经济构架遭到批判而被中止。在推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共产主义迈进的过程中,“苏联模式”基本主导了整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潮,“先生产,后生活”导致住房投资受到很大的限制,“低工资”制度使得住房成为一种国家福利制度下的“分配物品”,贫穷、简陋的居住条件成为标准。这一时期,住房标准化开始实行,多层住宅几乎成为唯一的建造形式;与此同时,住房的标准和建造质量均采用较低甚至最低的通用标准。1978年的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恢复,房地产复苏。“一部分人”的收入相应发生急剧增长,再加上1997年的经融危机,中国采取一种鼓励个人购房的政策,并采用大量财政的和管理的机制来保障社会公平和住房质量的提高。从1985年开始,公寓式的住宅样式第一次在中国大量涌现,配有完善的服务和特殊功能的房间,形成了现代居住方式。此后二十年住宅商品化持续发展,城市居民根据自己的购买能力和偏好自主地选择住宅,城市居住空间开始出现分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差距的加大,造成了住宅需求的分化,新型居住空间形态不断出现,也使城市空间形态日益丰富。未来集合住宅类型将如何发展?居住模式还将会有怎样的变革?工业化与多样性孰轻孰重?政府应该在保障住房和市场运作间处于何种地位?社会阶层持续分化,应扩大还是缩小?居住规模应该控制在多大的区间?邻里之间冷漠是否能因小规模开发而变得更具人情味?反思一下,我们离“平等的居住与可持续发展”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