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指导下的剧本翻译——《推销员之死》的两中译本对比研究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zh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销员之死》是美国戏剧大师阿瑟·密勒的代表作之一,上演后盛况历久不衰,连续在百老汇上演742场。剧本的思想内容与写作技巧都有独特成就,获得当年纽约剧评界最佳戏剧奖与普利策戏剧奖。该剧奠定了他在美国戏剧界的地位,评论家往往把他与奥尼尔相提并论,推崇他为易卜生、萧伯纳的继承者。   戏剧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体裁,它具有二元性,不仅可以作为纯文学体裁供读者欣赏,而且可以作为舞台演出的蓝本。英语中的closet drama(案头剧、书斋剧)就是指专供阅读而非演出的剧本。应该说,把剧本作为文学作品来翻译和将其搬上舞台所要考虑的因素有所不同,前者所涉及的因素要比后者简单得多。因此,译者在动笔翻译之前必须明确自己的预期目的:是把剧本仅仅作为文学作品来翻译,还是作为舞台演出的蓝本来翻译。翻译目的不同,所采用的策略与方法当然也就会迥异。   目的论(skopos theory)又称功能翻译理论(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y),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功能目的论的两个基本原则是:1)翻译各方面的交互作用受翻译目的所决定;2)目的随接受对象的不同而变化。按照这两个原则,译者可以为了达到目的而采用任何他自己认为适当的翻译策略。换句话说,目的决定方式(The end justifies the means)(方梦之,2004)。   本文选择的两个译本分别出自陈良廷和英若诚之手。陈良廷的中译本完成于1979年,主要是想让中国读者对这位世界著名剧作家以及当代美国社会有所认识,引起更多人对密勒作品的注意和研究,从而促进中美文化交流。英若诚先生于1983年重译了该剧,随后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由英若诚主演,密勒亲自导演)。本文从文化词、戏剧语言的性格化及动作化三个方面对两译本进行对比分析。陈良廷的译本主要是为文学研究服务,因此他所遵循的是文学翻译标准--忠实再现原文,多用直译法。英若诚是为了把该剧搬上舞台才决定另起炉灶重新翻译的,所以他不拘泥于原文,灵活变通,注重口语表达、台词的即时性和语言的动作性。从目的论的角度看,两个译本都达到了译文的交际目的,都是好的翻译。目的论使我们走出了“一元”翻译评价体系,为翻译的“多元”评价标准提供了基石。
其他文献
本研究运用量性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来探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观念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了解后两者如何影响外语学习风格的形成,并试图从心理、生理
人们期望一个自动测量系统既能完成准确测量,又能从待测器件(DUT)上收集到各种数据。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动测量必须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整个测试,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产品成本和资本投入。本文将讨论最大限度减少自动测量时间、同时保证其测量准确度的一些技术手段。
共模抑制比(CMRR)是指差分放大器对同时加到两个输入端上的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更确切地说,CMRR是产生特定输出所需输入的共模电压与产生同样输出所需输入的差分电压的比值。同时,CMRR还等于放大器开环共模增益与开环差模增益的比值。
本文从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角度出发,对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灾后对口支援方案通知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实施意见进行再情景化、互文性、互语性和对话性的分析,旨在揭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