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与共同特征的思维形式,是思维的基本工具和单位,形成概念和类别是各种复杂认知活动的基础。传统分类中类标准的研究模式一般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设定实验材料及其分类标准(客观标准),尤其是以人工概念为材料的研究,这个客观标准是研究者设定的,不变的。现有分类研究关于类标准的问题多是从客观标准的角度来探讨的,很少有从被试的主观角度来探讨类标准。实际上被试的类别判断标准有很大的主观性,受材料特征、背景知识、已有知识经验等很多因素的影响。论文从类标准谁时间推移的可变性出发,通过访谈和调查发现小时候觉得多而长大了觉得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推测这种现象是由于“多少”概念的判断阈限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可能是由于信息加工能力的变化所导致的假设,并通过问卷和一系列实验来证实假设。论文选题新颖,具有较高原创性,从主观性方面丰富了类标准的研究内容,为类标准的规则与相似性之争提供新的研究途径;并为实际概念教学过程提供了一定的指导。论文包括3个研究5个实验。研究一在前期访谈的基础上通过问卷来考察小时候觉得多而长大了觉得少的现象的普遍性,并对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研究二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不同复杂程度材料对“多少”概念判断的影响,实验1和实验2分别采用2~30范围和5-100范围的不同复杂程度刺激图,探讨其对对大学生被试“多少”概念判断的影响。研究三通过三个实验探讨影响“多少”概念判断标准的因素。实验4和5分别采用2~30范围和5-100范围的不同规则刺激图,探讨刺材料规则性对大学生被试“多少”概念判断的影响,实验6采用数量判定任务,通过操纵刺激图呈现窗口的大小,来看大学生被试对2~30范围的简单与复杂刺激图的“多少”概念判断的影响。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1.概念判断随时间推移会发生变化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2.2~30范围内,被试在“少”概念判断值和“多”“少”概念判断的临界值两个指标上被试对简单材料的判断值显著小于对复杂材料的判断值;5-100范围内,被试对简单材料“多”“少”概念判断的临界值显著大于对复杂材料“多”“少”概念判断的临界值。3.2-30范围内,被试对规则材料“多少”概念的判断值均大于对不规则材料的判断值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4.不同性别被试“多少”概念的判断值受材料数量范围、材料性质和材料呈现条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