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有两个方面的目的:一,通过对正常成人尸体下颈椎 C3-7椎弓根进行解剖学测量,得到各椎弓根4个壁骨皮质厚度、松质骨宽度、深度,记录所有实测数据并输入计算机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普通人中C3、4是否存在特异性,C3、4植入椎弓根螺钉的安全性;二,通过植入颈椎弓根螺钉实验得到C3、4达到最大拔出强度时的最适宜椎弓根螺钉尺寸,研究最大拔出力与骨密度有无关联性,评价其生物力学特性,给临床C3、4椎弓根螺钉植入一定的指导价值。 材料与方法: 材料1.新鲜完整人体下颈椎标本8具,来自广州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所有标本均摄正侧位X线片,以排除异常畸形、肿瘤等异常,剔除周边肌肉、筋膜,分离成单个椎骨,注意保持骨结构完整。标本用双层塑料袋密封后,于-20℃冰箱保存。实验前12h取出标本,室温下自然解冻。2.某椎弓根螺钉产家的2.2、2.4、2.6、2.8、3.0、3.5mm直径大小椎弓根螺钉,每一款直径的椎弓根螺钉包括20、25、30、35mm长度型号的椎弓根螺钉。3.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及医用的钢缆直径1mm、3mm各50m,钢缆锁扣若干。 实验方法: 1.用螺旋CT64层扫描仪(德国西门子公司)对标本进行C3~ C71 mm薄层厚度的椎体三维扫描。扫描后的图像输入到计算机软件进行多平面重组处理,测量每个椎体的椎弓根的4个骨壁皮质厚度及椎弓根松质骨的宽度、深度。 2.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颈椎所有标本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LUNAR Prodigy,美国GE公司)测试颈3、4椎体BMD(g/cm2),并逐一记录测试结果。 3.在Orbic-3D三维导航系统支持下,确定颈3、4椎弓根螺钉入钉点、入钉角度并植入同一最大长度30mm(最大长度螺钉均可穿透椎体后缘骨质)不同直径2.2mm(A组)、2.4mm(B组)、2.6mm(C组)、2.8mm(D组)、3.0mm(E组)、3.5mm(F组)的颈3、4椎弓根钉。检测最大长度下不同直径的颈3、4椎弓根钉的抗拔出力,得出抗拔出力达到最大的螺钉直径。对其中符合理想直径的颈3、4椎弓根钉分别植入不同长度20mm、25mm、30mm、35mm的椎弓根螺钉并CT扫描合格后,行生物力学抗拔出实验,测得理想颈3、4椎弓根钉长度,从而得到C3、4最适宜椎弓根螺钉。 4.实验测得C3~7四个骨壁皮质厚度、椎弓根松质骨宽度、深度,植入不同椎弓根螺钉的抗拔出力及固定旋转角度的相对扭矩(刚度),C3、4骨密度。运用SPSS统计软件计算均值,行统计学分析并将各组间内固定后模型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比较,以及进行组间多重比较。 结果: 1.(1)颈椎C3~7椎弓根三维CT扫描本组颈椎各个骨壁皮质厚度的结果,内侧皮质最厚,其次是上侧、下侧皮质,外侧骨皮质最为薄弱。根据方差分析检验结果,内侧壁厚度与其他各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C7椎弓根各个壁皮质厚度相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C3-C7椎弓根松质骨宽度逐步变大(2.74~4.08 mm),C3、4与C5、6、7椎弓根松质骨宽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C3-C7椎弓根松质骨深度逐步变大(32.84~37.09 mm),C3、4与C5、6、7椎弓根松质骨深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相同螺钉长度(30mm)不同直径2.2mm(A组)、2.4mm(B组)、2.6mm(C组)、2.8mm(D组)、3.0mm(E组)、3.5mm(F组)颈3、4椎弓根钉植入,A组拔出力183.66±27.40N,B组拔出力214.35±30.21N,C组拔出力343.43±25.68N,D组拔出力362.66±31.83N,E组拔出力371.23±22.40N,F组拔出力383.61±31.58N。从统计学上运用方差分析结果,最强抗拔出力A组、B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E组、F组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 根据载荷-位移数据表及曲线图得知,在施加拔出力时的位移 A组和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的曲线斜率大概一致,所受到的拔出力而产生的位移距离大概一致。而C、D、E、F组间施加拔出力时的位移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剩余四组的曲线斜率近似一条曲线,说明各组间所受到的拔出力而产生的位移距离大概一致。 3.相同直径2.6mm(C组)不同长度20mm(C1组)、25mm(C2组)、30mm(C3组)、35mm(C4组)椎弓根螺钉植入,C1组抗拔出力96.83±23.40N,C2组抗拔出力143.34±28.43N,C3组抗拔出力313.66±30.54N,C4组抗拔出力343.43±42.20N。从统计学上运用配对t检验分析,抗拔出力C1组、C2组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C2组与 C3组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C3组与C4组螺钉抗拔出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根据载荷-位移数据表及曲线图得知,C1组和C2组在施加拔出力时的位移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的曲线斜率大概一致,所受到的拔出力而产生的位移距离大概一致。而C3、C4组间施加拔出力时的位移距离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这两组间的曲线斜率近似一条曲线,说明各组间所受到的拔出力而产生的位移距离大概一致。 4.使用“刚度”来表示颈椎内固定的抗拔出强度(指椎体在载荷作用下,抵抗变形能力的大小)。根据公式颈椎刚度EF=E/△L(E为载荷,△L为相对位移值),在载荷相同时,颈椎刚度与相对位移成反比,即相对位移越小,刚度就越大。经比较和评价各种固定方法的拔出强度,得出10种不同内固定下的刚度值(EF越大,说明内固定螺钉抗拔出强度越好)。A组轴向刚度:5.1±1.02N/mm,B组轴向刚度:8.64±2.40N/mm,C组轴向刚度:11.07±1.37N/mm,D组轴向刚度:11.19±0.76N/mm,E组轴向刚度:10.85±0.65N/mm,F组轴向刚度:11.45±0.47N/mm。从统计学上运用方差分析,A组、B组、C组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C组、D组、E组、F组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C1组轴向刚度:7.32±0.01N/mm,C2组轴向刚度:8.74±1.79N/mm,C3组轴向刚度:10.30±1.62N/mm,C4组轴向刚度:9.35±2.29N/mm,从统计学上运用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C1组、C2组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P>0.05),C2组与C3组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5),C3组与C4组螺钉拔出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骨密度(BMD)与轴向拔出力具有直线线性关系,线性方程:y=564.86x-89.972,复相关系数R2=0.8321,相关系数R=0.912,P<0.0l。 结论: 1.C3~7椎弓根4个骨壁皮质厚度中,内侧皮质最厚,其次是上侧、下侧皮质,外侧骨皮质最为薄弱,对临床置钉有一定参考意义:偏向内侧较为安全。 2.下颈椎中C3、4椎弓根与C5、6、7椎弓根存在差异,在椎弓根钉选择上应偏向更小的椎弓根螺钉。最适宜螺钉为直径2.6mm,长度为30mm大小的螺钉,具有良好的“紧握”作用,抗拔出力最佳。 3.螺钉抗拔出力与椎弓根的骨密度成正相关,标本骨密度越高,抗拔出力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