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当前的贫困有向特定地区和人群集中的趋势,这些地区和人群是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点对象,也对乡村规划的方式和内容产生深刻的影响。家庭是乡村居民的基本认同和行动单位,只有了解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扶贫政策才可能更加精准。然而既有的理论和研究大多基于个体单位、从贫困某个影响因素的角度来展开,对家庭经济行为做出系统解释、总结的研究还非常少。基于此,本文采取家庭收支视角,按“收支特征概括——关系分析——机制总结”的思路来研究贫困地区乡村的精准扶贫,笔者在赣州市夏潭村的调研形成了本文的一手数据。本文共有七章。第一章主要是对背景、意义、研究对象和实证对象、研究思路的介绍。第二章对收入、支出、贫困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对收支关系、收支机制、贫困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第三、四章首先将当前学界对收入、支出的分类进行修正,把家庭的收入分为劳动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福利性收入,支出分为生活性支出、社会性支出、投资性支出。进而概括贫困地区乡村家庭每一项收支的特征,并做出理论解释。发现家庭收入呈现出“洋葱头型”结构,家庭支出具有压缩型特征,教育和就业是影响家庭经济行为十分重要的两项因素。基于第三、四章的研究成果,第五章从教育(有无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就业(有无职业投资)两个角度,将贫困家庭分成双维缺失型、职业投资型、教育突出型三种类型,对每类家庭收支间、收支内部的收支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各类家庭的收支机制。双维缺失型家庭的机制概括为:“在受总收入抑制的压缩型支出内,生活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对投资性支出产生了挤压导致金额很少,而教育、理财、职业的投资少又抑制了未来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从而导致家庭收入难以提升”。笔者将其概括为家庭收支内卷化机制,用来形容家庭经济状况没有实质性改善的增长。职业投资型家庭的机制概括为:“在总支出受到总收入的抑制情况下,家庭在满足生活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的基础上,对投资性支出量入为出。而职业投资型家庭的投资性支出又主要为职业投资,这带来了下一阶段劳动性收入的增加”。教育突出型家庭的机制概括为:“没有理财支出的家庭其收入来源主要依赖于劳动性收入的增长,财产性收入因储蓄没有实质性地增长;有理财支出的家庭通常财产性收入是最大的收入来源,劳动性收入同样是家庭的主要收入之一”。第六章基于每类家庭的收支机制,尤其是双维缺失型家庭的收支内卷化机制,从经济、社会、制度政策、规划建设四个角度提出对精准扶贫的建议。第七章是本文的主要结论、创新点及不足。本文正文共约58000字,图表67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