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西方绩效评估的理论和方法逐渐传入我国,对我国持续改进和提高政府部门绩效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绩效评估更加关注公众的需求和参与。原先多数由政府主导的封闭式绩效评估活动已逐渐显现其官僚特征,不符合“建设服务型政府”目标的要求。在绩效评估活动中,评估主体的因素影响着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评估主体研究是政府绩效评估的基础研究,它引导政府树立以公众为基础、社会共同参与的理念,平衡各阶层的利益,推进和谐社会的建立。论文首先针对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现实背景提出了问题——“由谁评估”,论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分析了当前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不足的表现和原因,对比中外绩效评估主体的差距。在此基础上,通过主体选择、权重设计、方法运用三方面的研究构建评估主体模型,并对如何进一步完善评估主体体系提出系列建议。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说明评估主体合理结构对评估结果的有效性的保障作用。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阐述了研究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重要意义和基本概念,介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并且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章分析了我国绩效评估活动中就主体而言,主要存有重复多头官方评估效率低下、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范围狭窄、专业评估机构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从主观上剖析是观念的障碍和意识的缺乏,客观上则有知识信息的短缺和评估体系的不完善等原因。同时与西方国家对比,分析差距所在,借鉴先进经验。第三章讨论了构建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体系的对策。在研究评估主体结构的两个基本要素后,为了弥补评估主体的缺陷,还提出完善绩效评估的体系设计、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等相应的措施。考虑多元主体的政府绩效评估具有样本容量小、评估数据偏正态分布、评估指标多重相关等特点,推荐偏最小二乘法(简称PLS法)应用于政府绩效的多元评估建模分析,并列出具体建模步骤。第四章实例研究上海市政风行风测评的评估主体。通过基本情况分析、一致性和相关性分析以及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研究评估主体特征。剥离表象,研究实例中评估主体实质模型结构,提出有关结论,如:公众对政府绩效满意度不高;公众评估是最稳定的,但影响力最小;现行体制下,上级评估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等等。第五章是对论文进行总结,并且指出了论文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