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少数民族个体从初生的婴儿成长为具备本民族特征的人,这一过程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是什么因素造就了这样的变化?30多年前,有学者用“民族社会化”(Ethnic socialization)来解释这一变化。民族社会化是指父母或养育者向孩子传递民族特征信息的过程,是少数民族家庭教养的核心。而民族社会化觉察(Perceived ethnic socialization)是少数民族孩子对父母传递的有关民族特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数民族个体从初生的婴儿成长为具备本民族特征的人,这一过程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是什么因素造就了这样的变化?30多年前,有学者用“民族社会化”(Ethnic socialization)来解释这一变化。民族社会化是指父母或养育者向孩子传递民族特征信息的过程,是少数民族家庭教养的核心。而民族社会化觉察(Perceived ethnic socialization)是少数民族孩子对父母传递的有关民族特征信息的认知。根据已有研究结果,民族社会化是民族认同的显著预测因素。西方国家围绕民族社会化进行了30余年的研究,我国与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民族社会化已有的理论是否适用于东方文化?这有必要进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论检验。同时,Rodriguez J.等2009年整合国外已有研究结果建立起一个模型,认为民族社会化察觉会直接或间接地通过民族认同等自我系统,影响青少年的心理表现。目前国内较少从整体上研究民族社会化察觉这一现象及其对少数民族青少年身心的系统作用。本文以广西仫佬族初中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仫佬族青少年对家庭教养中传递的民族社会化信息的察觉与其民族认同、自尊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研究采用尹可丽等人(2016)修订的民族社会化察觉问卷、Phinney&Ong(2007)修订的民族认同量表(MEIM-R)、Rosenberg(1965)编制的自尊量表(SES),对469名仫佬族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论如下:(1)仫佬族初中男生察觉到的促使不信任信息显著多于女生;初三学生察觉到的促进和睦的信息显著多于初一、初二学生。(2)父母学历为高中及以上的仫佬族初中生的民族认同显著高于父母学历为小学、初中的学生;初三年级学生的民族认同显著高于初一;父母学历与年级交互作用不显著。(3)仫佬族初中生的自尊水平在性别、父母学历、年级变量上差异不显著。(4)仫佬族初中生察觉到的文化社会化信息显著正向预测其民族认同;察觉到的促进和睦信息通过民族认同的完全中介作用,正向预测其自尊;察觉到的促使不信任信息直接负向作用于自尊。
其他文献
玉米(Zea mays L.)是重要粮食作物,其产量不仅受到干旱、盐渍等非生物胁迫的影响,还受到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影响。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寻找玉米内源抗病基因并通过转基因的方法改变其在玉米内的表达情况,提高玉米抗病能力对于玉米育种具有重要意义。NPR1(non-expresser of pathogenesis related genes 1)蛋白参与植物水杨酸信号转导通路,在植物抗病过程中发挥
开发出高效、低毒、环保的新型农药是现代农药发展的方向之一。穿心莲内酯由于其本身特殊的化学结构以及药理活性,近年来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拓展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在农业上的应用,本论文设计合成了20个穿心莲内酯类衍生物,并测试了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及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活性。主要结果如下:(1)设计合成了10个11,12-脱氢-14-脱氧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4a-j)及10个8,17-环氧-
乙烯作为一种气体性的植物激素,广泛地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对多种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应答。拟南芥中一共有72个WRKY基因,很多已经被研究报道,通过发挥转录激活或抑制作用,从而参与多种不同的生物学过程。但是,尚有多个AtWRKY基因的功能未见报道。在前期研究中,所在实验室鉴定了一个可能调控乙烯三重反应的AtWRKY转录因子基因,并构建了该基因的基于Ca MV35S启动子的组成型和雌二醇诱导性过表达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但大部分小麦都种植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及土地盐碱化问题的加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作为糖酵解和糖异生的关键酶之一,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与维持细胞能量供应及氧化还原平衡密切相
花弄蝶亚科Pyrginae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弄蝶科Hesperiidae,该亚科的单系性及其族、属间的关系均存在争议。本研究共测序获得花弄蝶亚科4族11属11种弄蝶的线粒体基因组,以及30种弄蝶的核基因EF-1α和Wingless片段。同时本研究还从线粒体基因组的核苷酸组成、基因重排、核苷酸多样性等方面对48种弄蝶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基于线粒体基因组以及核基因组成的1
吲哚类和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因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等多种活性备受关注。我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吲哚类和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植物病原菌活性,因此,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N-苄基吲哚缩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并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筛选出高抑菌活性的化合物,主要结果如下:1.以吲哚(I1)、5-氰基吲哚(I2)、6-甲基吲哚(I3)和7-甲基吲哚(I4)为母体,首先合成中间体Ⅱ1-4和Ⅲ1-2
盐胁迫是植物面临的三大非生物胁迫之一,渗透胁迫是一类由盐胁迫引起的次生胁迫,这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有极大的影响。脱水素(Dehydrins,DHNs),属于LEAⅡ家族,在植物响应这两种逆境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实验室之前的研究表明,辣椒脱水素家族成员CaDHN5在盐和渗透胁迫下被大量诱导。本研究以辣椒品种P70与哥伦比亚型拟南芥为材料,采用基因沉默与过表达的方法,获得辣椒基因沉默植株与拟南芥过表达植
NAC转录因子属于植物特异的转录因子大家族成员,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响应生物与非生物逆境胁迫、激素信号转导等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拟南芥与其它作物中一些NAC转录因子的功能已经被广泛报道了,但对其作用机制和调控网络尚待完善;同时,NAC家族中很多未被报道的其它成员的功能依旧需要去探索和发现。类钙调磷酸酶B蛋白(Calcineurin B-Like,CBL)是植物中特有的钙传感器家族,通过感知钙离
在癌症治疗中,化疗的方法面临着抗癌效率低下和副作用大的问题,而纳米载药体系的构建和应用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利用肿瘤微环境的差异,构建具有靶向和刺激性响应的多功能纳米载药体系成为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在超分子化学中,借助大环分子的主客体化学作用构建纳米载药体系越来越受到关注,利用柱芳烃优良的性质构建超分子纳米载药体系成为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基于此,本论文将二氰亚甲基-4H-吡喃结构的近红外探
当今社会,贫富差距现象依然受到诸多关注。在法国女作家妙莉叶·芭贝里的小说《刺猬的优雅》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间的明显差异便体现了这一社会问题。女主人公勒妮是一位年老又贫穷的门房,她每天装出一副无知又邋遢的样子以迎合人们对门房的固有印象。而她所工作的住宅楼里则住满了与她的社会阶层形成鲜明对比的富裕的资产阶级。小说就通过发生在巴黎这样一幢高档公寓楼里的故事展开,作者在其中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现实和人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