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乙烯作为一种气体性的植物激素,广泛地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对多种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应答。拟南芥中一共有72个WRKY基因,很多已经被研究报道,通过发挥转录激活或抑制作用,从而参与多种不同的生物学过程。但是,尚有多个AtWRKY基因的功能未见报道。在前期研究中,所在实验室鉴定了一个可能调控乙烯三重反应的AtWRKY转录因子基因,并构建了该基因的基于Ca MV35S启动子的组成型和雌二醇诱导性过表达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27029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烯作为一种气体性的植物激素,广泛地参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对多种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的应答。拟南芥中一共有72个WRKY基因,很多已经被研究报道,通过发挥转录激活或抑制作用,从而参与多种不同的生物学过程。但是,尚有多个AtWRKY基因的功能未见报道。在前期研究中,所在实验室鉴定了一个可能调控乙烯三重反应的AtWRKY转录因子基因,并构建了该基因的基于Ca MV35S启动子的组成型和雌二醇诱导性过表达株系。本文深入探究了这个AtWRKY转录因子如何调控乙烯合成和响应,进而影响拟南芥的生长发育和抗逆过程。所获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ent protein,GFP)介导的亚细胞定位试验,表明AtWRKYb定位在细胞核中。启动子-GUS融合的转基因株系进行染色与GUS酶活的定量分析表明,AtWRKYb的启动子活性受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ACC)和Na Cl处理显著诱导。2、黑暗条件下,对AtWRKYb的T-DNA插入突变体和诱导型过表达株系进行三重反应表型分析,发现诱导型过表达株系的下胚轴变短,与野生型(Wild-type,WT)相比极显著;加入乙烯前体ACC后,诱导型过表达株系的下胚轴更短,与对照WT相比极显著,且突变体表型相反。3、对AtWRKYb的各个不同基因型的幼苗,分别进行不同的乙烯抑制剂处理,包括氨氧乙基乙烯基甘氨酸(Aminoethoxyvinyl glycine,AVG)、硝酸银(Ag NO3)以及氯化钴(Co Cl2),AtWRKYb的诱导型过表达株系的下胚轴长度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但与对照株系相比仍有差异。4、对AtWRKYb的诱导型过表达株系用β-雌二醇处理6、12和24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RT-PCR,q RT-PCR)技术,筛选其下游靶标基因,包括多个ACC合成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synthase,ACSs)、ACC氧化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oxidase,ACOs)以及乙烯响应转录因子(Ethylene response factor,ERF)基因,结果发现多个参与乙烯合成和响应的基因的表达水平上升。并且,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Dual luciferase report system)也证实这些乙烯合成和响应相关的基因的启动子驱动的LUC的表达能够被AtWRKYb转录激活。5、通过体外凝胶电泳迁移试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s,EMSA),表明AtWRKYb可以与5个ACSs、2个ACOs以及2个ERFs的启动子中含W-box的片段直接结合。6、At ERF1和ERF109能激活多个ACSs和ACOs基因的启动子驱动的LUC的表达,因此,WRKYb、ERF1/109、ACS/ACO三者之间可能形成一种三角调控关系或回路,共同调控乙烯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7、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检测了与AtWRKYb可能互作的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PKs)蛋白,发现AtWRKYb与MPK1、MPK2、MPK3、MPK4、MPK6、MPK11、MPK13和MPK14互作,且互作信号出现在核内。鉴于乙烯在调控侧根生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对AtWRKYb的各个基因型植株的侧根数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诱导型过表达株系与对照相比侧根也明显减少,暗示负调控侧根的生成。本研究结果对拟南芥中的WRKYb转录因子基因的功能与调控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表明这这个WRKY转录因子通过调控乙烯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在乙烯合成与响应中具有复杂且重要的作用,为深刻理解WRKY家族成员在乙烯响应与逆境应答中的功能提供了新的视野。
其他文献
网翅叶蝉族(Opsiini)隶属半翅目Hemiptera头喙亚目Auchenorrhyncha叶蝉科Cicadellidae角顶叶蝉亚科Deltocephalinae,由Emeljanov在1962年基于雄性生殖器具有双阳茎干和成对的阳茎孔建立,在澳洲区、古北区、非洲区及东洋区均有分布,世界已知38属337种,中国分布14属65种(包括本研究已发表种类)。许多种类不但直接取食危害,而且传播植物病原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上一种重要的病害,在我国各个葡萄产地都有分布。葡萄霜霉病是由葡萄霜霉病[Plasmopara viticola(Berk.&MA.Curtis)Berl.&De Toni]引起的。该菌能够分泌一些效应因子进入植物的胞内来抑制免疫反应。本研究中PvRxLR4效应因子的基因序列由本实验室对葡萄霜霉菌菌株离体萌发孢子的转录组测序中预测到的。PvRxLR4是能够激发本氏烟草叶片细胞死亡的效
连作障碍是指在同一块地里栽植同种或同科作物,即使在严格规范的栽植管理模式下,也会出现植株生长不良、产量降低、品质恶化等现象。随着设施蔬菜规模化、产业化生产趋势的呈现,连作障碍问题日益突出。瓜类作物中西瓜受连作障碍影响最为严重。西瓜设施化栽培规模发展迅猛,连年的西瓜种植,形成了特殊的土壤环境,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影响西瓜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商品价值降低、产量下降甚至绝收。褪黑素(melatoni
为了探究适合单品种及复合起泡酒酿造的葡萄品种及不同品种葡萄酿造起泡葡萄酒品质差异,以陕西地区酿酒葡萄品种爱格丽、媚丽、北冰红、嘉年华和鲜食葡萄品种红地球、玫瑰香、户太八号、摩尔多瓦、夏黑、维多利亚为研究对象,对其葡萄果实特性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酿造单品种起泡葡萄酒,对起泡葡萄酒品质特性进行比较并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探究最优复合起泡葡萄酒酿造比例,以陕西地区户太八号、摩尔多瓦和红地球、北冰红为
崖棕(Carex siderosticta Hance)隶属莎草科(Cyperaceae)苔草属(Carex Linn.)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崖棕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抑菌活性,但是崖棕的抑菌活性成分研究在国内外均未见相关的报道。本文采用活性追踪法,对崖棕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离体试验以及温室盆栽试验对崖棕提取物以及各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评价。获得以下结论:1.从崖棕
棉花枯萎病(Fusarium wilt of cotton)是由尖镰孢萎蔫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vasinfectum(Atk.)W.C.Snyder&H.N.Hans]引起的维管束病害,是限制棉花生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目前用于防治这种病害的措施包括栽培抗病品种、轮作和施用化学药剂等。化学药剂往往在施用初期有效,但其过度施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且病原菌很
我国西北地区的葡萄种植由于受到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常面临冬季严寒和春季霜冻的危害。低温胁迫会破坏细胞膜系统,引起植物细胞代谢途径的紊乱,这不仅影响到葡萄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对葡萄的生存和生长也构成威胁。脱落酸(ABA)不仅是植物中重要的激素,可提高植物对多种非生物及生物胁迫的抵抗力,也是植物在低温胁迫下重要的信号分子,参与低温信号的传递。油菜素内酯(BRs)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激素,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
纤维素(cellulose)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纤维素由定位于质膜的纤维素合酶复合体(Cellulose Synthase Complex,CSC)合成。早期研究利用冰冻蚀刻技术和免疫胶体金标记方法观察到,CSC在细胞膜断裂面上形成“玫瑰花环”结构,含六个亚复合体。进一步研究表明,每个亚复合体可能由3~6个纤维素合酶(Cellulose Synthase,Ces A
玉米(Zea mays L.)是重要粮食作物,其产量不仅受到干旱、盐渍等非生物胁迫的影响,还受到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影响。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寻找玉米内源抗病基因并通过转基因的方法改变其在玉米内的表达情况,提高玉米抗病能力对于玉米育种具有重要意义。NPR1(non-expresser of pathogenesis related genes 1)蛋白参与植物水杨酸信号转导通路,在植物抗病过程中发挥
开发出高效、低毒、环保的新型农药是现代农药发展的方向之一。穿心莲内酯由于其本身特殊的化学结构以及药理活性,近年来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拓展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在农业上的应用,本论文设计合成了20个穿心莲内酯类衍生物,并测试了其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及对朱砂叶螨的触杀活性。主要结果如下:(1)设计合成了10个11,12-脱氢-14-脱氧穿心莲内酯类化合物(4a-j)及10个8,17-环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