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合强度的金属塑料复合材料压制成型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金属塑料复合材料凭借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社会不同行业,然而金属与塑料结合强度差一直制约着其更广阔的应用。本文以保持金属塑料复合材料较好的耐磨自润滑性能为基础,以提高其结合强度为目标,研究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的压制成型工艺。本文研究总结如下:  1)分析金属与塑料之间的结合机理,总结出对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结合强度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即成型温度与压力。分析塑料层材料共混体系所处的热力学状态。并分析该状态下共混体系的结构及其粘度随温度、时间、压力的变化。从而对本文压制成型中的成型温度、压力、时间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2)对金属塑料复合材料表面塑料工作层各材料的性质进行分析,根据各材料的性质选定聚苯硫醚(PPS)、聚醚砜(PES)、聚四氟乙烯(PTFE)、二硫化钼(MoS2)为其材料,PPS、PES为中间喷涂层材料,而基体采用45#钢。对材料配比的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并对设计的方案进行成型实验,利用划痕法测出成型后各方案下的金属塑料之间的结合强度。利用MATALAB软件对结合强度的数据进行拟合,并进行优化得出结合强度最优的材料配比方案。确定表面塑料工作层中各成份质量百分数为:PPS30~32%,PES23~25%,PTFE37~40%,MoS25~7%,而中间喷涂层中PPS与PES的质量百分数为:PPS54~59%,PES41~46%。模拟优化时得到最大误差为4.18%  3)对各塑料层的粉末状材料在75℃下干燥处理2小时,并将各塑料层的材料分别进行充分的混合,同时对金属板材进行清洁、喷砂及喷涂处理,喷砂后板材表面平均谷深Rm为6um,喷涂平均厚度约为50um。设计不溢式压制成型的模具,保持成型的压力、时间、温度中两个变量不变,改变另一个变量对复合材料进行成型。其中,成型压力变化在7~11Mpa之间,成型时间在25~45min之间,成型温度在310~340℃之间。  4)依靠UTM4140型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运用垂直拉伸法分别对不同成型压力、成型温度、成型时间条件下成型的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的结合强度进行测试,并分析温度、时间、压力与结合强度的变化关系。同时对最终工艺下成型的三块复合材料进行摩擦性能测试,它们最终稳定后的摩擦系数为0.155~0.161。  研究结果表明:成型压力8~9Mpa、成型时间30~35min、成型温度320~330℃的成型工艺较佳,结合强度最好可达8.62Mpa。且此工艺下复合材料稳定后的平均摩擦在0.155~0.161之间。因此该工艺在保证材料较好的耐磨自润滑的基础上有效的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合强度。
其他文献
铜铁氧体纳米颗粒(CuFe_2O_4 nanoparticles,简称CuFe_2O_4 NPs)由于具有高导电率、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在诸多领域如电子、传感和催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CuFe_2O_4 NPs的强磁性和分子间偶极力的作用,使其存在易团聚、分散性差等问题,进而影响其催化活性。采用两相复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此现象。近年来,将纳米颗粒负载到载体材料(如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多壁
学位
轮胎决定着轮胎与地面之间的载荷传递特性,并对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操纵性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轮胎的胎面结构设计影响着轮胎的温度、滚阻、抓地、噪声、抗滑水和耐磨性等诸多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道路总里程数不断增加,居民出行更加便利,货物运输更加快捷。但随之而来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也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我国已成为全球交通事故发生次数
在人与环境日趋友好的的今天,印刷行业的绿色环保问题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变得日趋重要。绿色印刷耗材的出现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众多印刷耗材中,绿色环保水性
建立机床热误差精确的补偿模型是机床热误差补偿技术的难点和关键。机床主轴系统热变形是影响机床热误差的核心元素,所以本文重点研究了主轴系统的热动态特性。本文在分析热误
由于商用车行驶工况复杂,驾驶时间长,驾驶员极易导致疲劳,这会影响到驾驶的安全性,因此提高商用车的乘坐舒适性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商用车而言,它的悬置系统的布置形式以及参
工程牵引车种类很多,各自具有特定的行驶工作工况。其行驶工作范围广、行驶工作工况和工作环境复杂多变,所以工程牵引车是“人—机—环境”一体化的系统,它的运行行驶和工作既受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新增驾驶人数目也逐年上升。与此同时,交通参与者的规则意识、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仍然比较薄弱,交通安全隐患大量存在,道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