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不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随后的血栓形成所导致,血小板活化和聚集是其发病机制的核心。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噻吩吡啶类药物,是一种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受体阻滞剂,它通过与血小板膜表面的ADP受体结合,抑制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是治疗ACS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以75mg/日剂量口服氯吡格雷时,3-7天可以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但ACS患者对于氯吡格雷的治疗反应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对于氯吡格雷的治疗反应较差或者无反应,这就是氯吡格雷抵抗现象,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显著增加了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目前对于氯吡格雷抵抗的定义尚无统一标准,现在较公认的为Lau等提出的定义,即以20μmol/LADP为诱导剂测定未应用氯吡格雷的基线血小板聚集率及血药浓度达到稳态的血小板聚集率,两者差值<10%为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nonresponsers),10%-29%为不完全抵抗(low responses),≥30%为氯吡格雷敏感(responses)。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是表示血小板大小的常用指标,由自动细胞计数仪测得,是患者入院的常规检查,费用低,简单易测。近来研究发现,MPV增高可使血栓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增高,MPV增高可以作为血小板活化的生物学标记。血小板体积增大,血小板内的代谢及酶活性增强,可使心肌梗死的死亡率、PCI术后再狭窄率增高,是ACS的预后指标。但是目前尚无关于MPV与氯吡格雷抵抗关系的研究,若能通过MPV早期预测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那么这将对ACS患者的抗血小板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本课题通过研究MPV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现象,绘制ROC曲线,找到MPV预测氯吡格雷抵抗的最佳截断点,从而为ACS的临床用药早期提供指导。方法:本课题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6年至2010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已应用10μmol/L及20μmol/L ADP为诱导剂检测氯吡格雷用药前和达到稳态的血小板聚集率的ACS患者207例,其中男性140例(67.6%),女性67例(32.4%),年龄28-82岁(59.1±10.1岁)。收集患者入院48小时的血常规及一般临床特征,依据患者服用氯吡格雷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分组,用药前及用药后血小板聚集率降低<10%为氯吡格雷抵抗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10%为非氯吡格雷抵抗组。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两样本t检验来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运用ROC分析确定最佳截断点,绘制ROC曲线,用ROC曲线下面积(A)反映诊断系统的准确性。P<0.05认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果:最终的研究对象为207例,其中男性140例(67.6%),女性67例(32.4%),年龄28-82岁(59.1±10.1岁)。以10μmol/L ADP作为诱导剂时,非氯吡格雷抵抗组为171例(82.6%),氯吡格雷抵抗组为36例(17.4%)。以20μmol/LADP作为诱导剂时,非氯吡格雷抵抗组为175例(84.5%),氯吡格雷抵抗组为32例(15.5%)。非氯吡格雷抵抗组与氯吡格雷抵抗组之间的基本临床特征、基础用药等无显著统计学差异。10μmol/L ADP为诱导剂时,氯吡格雷抵抗组的MPV为8.13±1.36fl,非氯吡格雷抵抗组的MPV为8.26±1.57fl, P=0.608,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以20μmol/L ADP为诱导剂时,氯吡格雷抵抗组的MPV为8.13±1.37fl,非氯吡格雷抵抗组为8.28±1.58fl,P=0.562,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以MPV的四分位数分组(Q1=7.3fl,Q2=7.9fl,Q3=8.9fl),10μ mol/LADP为诱导剂时,各组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分别为18.0%、17.3%、11.8%、22.2%,无统计学差异(P=0.619);20μ mol/L ADP为诱导剂时,各组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分别为16.0%、13.7%、15.7%、16.7%,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972)。以10μmol/LADP作为诱导剂时,以患者入院48小时内的MPV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判断氯吡格雷抵抗的最佳截断点为8.75fl,灵敏度为30.6%,特异度为78.9%,曲线下面积为0.509(95%CI:0.399,0.619),P=0.866。以20μ mol/L ADP为诱导剂时,以患者入院48小时内的MPV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判断氯吡格雷抵抗的最佳截断点为10.55fl,灵敏度为15.6%,特异度为93.7%,曲线下面积为0.508(95%CI:0.397,0.618),P=0.889。将纳入患者的性别、年龄、PLT、PDW、饮酒、抽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卒中、用药情况,如PPI类、他汀类、ACEI、ARB、CCB及MPV作为独立变量进行成组Logistic相关分析,以筛选氯吡格雷抵抗的可能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应用ACEI类药物是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保护因素,OR=0.424(95%CI:0.202,0.894),P=0.024,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血小板活性标记物MPV不能预测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