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体育舞蹈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类体育项目被我国正式引进,北京、广东、山东、武汉、秦皇岛等地相继创办了体育舞蹈学校。从1987年开始,国家教委批准在部分体育学院及高等师范学院体育系开设体育舞蹈专业,包括重庆地区在内的许多高校也陆续在体育课中增设了体育舞蹈课。体育舞蹈以其特有的魅力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有效的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但是现阶段我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的培养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如在体育舞蹈的专业师资、教学内容、场地设施以及教学措施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针对山东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培养中的现状做了调查,并在全面了解山东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更深一步了解了体育舞蹈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为山东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1、高校每周开设的体育舞蹈专业课时较少,低年级每周2-4个课时,高年级最多8个课时,这样很难满足学生提高舞蹈技术水平的要求。2、据统计,目前山东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的教师95%以上是从健美操、体操或其他专业转行来教授或代教体育舞蹈课的,这对于该专业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性;男女教师性别比例有一定的差距,男多女少,这样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自身的学历有待于提高,科研能力有待于加强;教师的裁判等级有待于提高。3、到目前为止山东省各高校尚无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任课教师都是根据自己的专项特长结合本校该专业学生的情况自行制定所要教授的内容。4、录像、音响等多媒体设备欠缺,教学手段单一;部分学校没有规范的舞蹈教室,有的借用篮球场地上课或随便找一间空教室上课。5、造成了部分入学前专业能力较好并有强烈深造意愿的学生因受到上述条件的制约而逐渐失去了信心,甚至放弃了专业的现象。本论文对山东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培养的优化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1、优化体育舞蹈课程设置;根据体育舞蹈包含的舞种较多,各舞种的风格特点不同,应增加专业课时量,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练习时间和场所。2、规范并加强体育舞蹈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山东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培养的现状来选聘专业课教师,并对专业课教师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成果提出更高的要求。3、组织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针对山东省高校教学特点来编写符合山东省体育舞蹈专业发展的教材,再根据教材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4、完善教学设施,丰富教学手段;建立具备宽敞明亮的舞蹈教室、多媒体、音响设备、镜子、把杆、木地板齐全的现代化场地设施。采用班级授课制为主,因材施教为辅的多重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