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意的优先效应是指在进行多种信息的注意加工时,个体有选择性地优先注意到部分信息,同时激活目标位置和抑制分心物。影响注意优先效应加工的因素包括:有无线索提示、线索位置、分心刺激数量、目标特征等多方面。自Posner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提出注意可以分为内源性提示下的注意和外源性提示下的注意开始,关于内源性的注意选择和外源性的注意捕获的研究就成为基础心理学的前沿和热门领域之一。其中,内源性提示下的注意是指根据观察者的行为目标或意图来分配注意,也称为目标驱动的注意加工,而外源性提示下的注意是指由观察者视野外部突现的信息来引起注意,也称为刺激驱动的注意加工。支持刺激驱动选择性注意理论的研究者通过对注意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视觉特征的突出性(visual salience)模型。该模型指出,视觉特征的突出性在影响人们优先关注目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注意的优先效应发生在特征显著的目标上。当多个对象存在竞争时,这时由于目标在前注意和注意过程中被视网膜登记并建立索引,所以在注意加工中不必再重新搜索,从而获得了注意优先权。但是,前人的研究所采用的刺激物主要集中于简单的黑白刺激物,研究的被试主要集中于儿童和精神病成人患者,而采用实景图片对正常成人个体所进行的相关研究较少。如果研究者把简单的黑白图片替换成彩色的实景图片则能够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使注意力研究更贴近生活。所以,为了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本研究采用眼动技术探讨实景图片中突然出现的新物体能否吸引个体的注意力,以及比较高注意力组大学生与低注意力组大学生在内源性和外源性提示下注意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在实景图片中,新物体的出现能够吸引注意力;(2)期望看见新物体出现的被试并不比没有期望的被试优先观察到新物体;(3)低注意力组大学生在内源性与外源性提示方式下产生的注意不仅在反应时间、加工速度、目标偏距上和高注意力组的相比有显著差异,而且在加工广度和加工策略上也不如高注意力组。本文最后还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本研究从理论上加深了研究者对低注意力大学生注意缺陷的理解,揭示了他们存在注意缺陷的可能原因。这些发现不仅有助于指导教育实践,帮助教师正确地认识和理解低注意力大学生存在的问题,而且有助于教师对他们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和进行必要的干预训练,最终促进低注意力大学生注意力的良好发展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