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个例分析法,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以李春平的小说改编的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的英文字幕为典例,从电影中选择了一些比较能反应地方特色语言的翻译为研究对象,并结合自己对这部小说的英文翻译,对陕西安康的地方特色文化,方言,民歌等稍作解析。在论文里分析并探讨译者对翻译把握的关联度到底能否使读者或观众能够准确理解原文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意思,从而看译文是否能得到最大关联或最佳关联的效果。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载有文化特色或地方特色的词语的翻译举足轻重,尤其是在这个文化交流尤为频繁的时代,各类文学作品层出不穷,文化无国界,语言无限制,所以文化之间的转述逐渐融入一体。但是各国文化虽可相互交流,却也有其独具特色而无法合而为一的部分,这就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方言,饮食,习语,风俗习惯等都不尽相同,各具自身天然的地方色彩。文化体现语言,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种形式,二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由于各自的社会发展背景和生存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异,各地区都有着独特的文化。每一种独特的文化又需要用语言来传递出去,才能被外人所理解。跨文化交流,跨文化翻译,译者在传达地方色彩文化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陕西这个小范围内,地方特色却要被大范围的人们所接受,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溯本求源,优化译文表达,增强关联效果。翻译质量的好坏,就取决于译者能否对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得到准确把握,从而使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译语读者的期盼得到相吻合,创造相关的语境效果。在文化作品的翻译中,不论结合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其目的都是为了在目的语文本中表达源语言文本的地方特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