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刚性多羧酸类配体被广泛应用于金属有机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中,其原因除了配体中存在多个配位能力强的羧基配位点、能展现出灵活多变的配位模式等优点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这类配体结构框架的刚性特点,使得它在与金属离子自组装过程中整体构象不易发生变化,为形成多孔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奠定了基础。此外,在这类配体构筑的配合物结构中还较易形成氢键和π…π堆积等相互作用力,这对结构的高维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选择了三种刚性多羧酸类配体6-(3,5-苯二酸)烟酸(H3L1)、2,2’-联吡啶-5,5’-二羧酸(H2L2)和2’,5’-二甲基-对-三联苯-4,4"-二羧酸(H2L3)与不同过渡金属离子反应,构筑了12个结构新颖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测试及PXRD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同时对部分配合物进行了紫外光谱、固体荧光和磁性测试。主要内容如下:1.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Co3(L1)2(H2O)4(1)、Cd3(L1)2(H2O)7(2)、Cd3(L1)2(H2O)11(3)、Cd3(L1)2(DMF)2(H2O)(4)和Co3(L3)3(bpy)2(11)为三维结构;配合物[Ni(L2)(H2O)]CH3OH(8)、[Co(L2)(H2O)]H2O(9)、Cu(L3)1(H2L3)0.5(bpy)(10)和Cu(L3)(bpy)(12)为二维结构;配合物[Zn(L2)(H2O)4](H2O)2(5)、[Co(L2)(H2O)4](H2O)2(6)和[Ni(L2)(H2O)4](H2O)2(7)为零维同构。其中,在配合物(2)-(4)的自组装过程中,可以看到多羧酸类配体反应体系的去质子化程度以及金属中心离子与配体的比例对配合物结构的多样性有重要的影响。同时还发现,在配合物(5)、(6)、(7)和(9)的结构中存在弱的氢键和?···?相互作用。2.在2.0~300.0 K温度范围内和外加磁场场强为1000 Oe的条件下测定配合物(1)变温磁化率,结果表明(1)具有反铁磁磁性。3.室温下对配合物(2)-(4)和自由配体H3L1的固态荧光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仅配合物(4)的荧光光谱相对配体H3L1而言发生了一定的红移。4.对配合物(1)-(12)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