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基于“中文十亿字标注语料库”,从跨变体的视角出发,考察了影响中国大陆汉语、中国台湾汉语和新加坡汉语分析型致使构式中“使”“让”“令”交替的句法、语义、语言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基于“中文十亿字标注语料库”,从跨变体的视角出发,考察了影响中国大陆汉语、中国台湾汉语和新加坡汉语分析型致使构式中“使”“让”“令”交替的句法、语义、语言变体等因素。本研究首先从子语料库(六百万字左右)中分别自动抽取出“使”“令”“让”的索引行,并人工排除了非致使用法,然后从清理结果中随机选择了3070条(占有效致使用法的30%)索引行,对其进行了27个自变量的标注。接着,利用条件推断决策树分析了各个自变量间的交互作用,并使用随机森林模型得出了自变量的重要性排序。对于随机森林判定为具有显著效应的五个自变量,本研究进一步采用多项逻辑斯蒂回归分析考察了其影响的方向和强度。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令”构式中被使者的形式通常是非定指的“人”字,被使者常充当感事,结果谓词倾向于使用形容词,“令”构式常用于关系从句,这说明[“令人”+结果]呈现出词汇化倾向;2)相较于“令”,“使”和“让”都更倾向于用系动词和及物动词作为结果谓词;3)然而,“使”“让”对被使者语义角色的偏好有所不同,当被使者是受事或受益(害)者时,“使”的概率显著提高,而“让”更倾向于充当施事的被使者;4)随机森林将“语言变体”评估为最重要的自变量,而多项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也进一步显示,“语言变体”与“小句类型”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中国大陆汉语中“使”“让”在不同小句类型中的概率差异更大,中国台湾汉语和新加坡汉语中“小句类型”对“使”“让”概率的影响较小,且“让”的概率总是高于“使”,而三个语言变体在“令”的用法上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本文的结论是,汉语分析型致使构式中“使”“让”“令”的交替受句法、语义等语言内部因素和变体这一语言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且表现出了显著的跨变体变异。本文体现了认知社会语言学将语言内部和外部因素整合在同一框架内进行分析的优势,并在更多数据和参项的基础上丰富了汉语分析型致使构式与汉语变体变异的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建立输尿管上段结石不同手术方式预后预测模型,为手术选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8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泌尿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一种重要的遗传现象,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不同性状之间杂种优势可能存在不同的遗传机制,因此剖析不同性状的杂种优势遗传机理对全
铁氧化物的异化还原可影响多种元素的界面行为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机磷在铁氧化物表面的吸附、水解过程是影响其形态转化及界面再生的关键机制。本论文针对乌梁素海冰封期较长的特征,分离纯化并鉴定了沉积物中异化铁还原菌,系统开展了非冰封期与冰封期该菌对针铁矿和赤铁矿异化还原的影响研究,同时探讨了异化还原过程中AEP、NaG6P、ATP等3种有机磷的水解机制,对深入理解磷-铁界面行为季节差异及生物影响机制,丰
第一部分基于常规MRI图像的影像组学对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临床价值[目的]研究基于常规MRI多序列图像的影像组学对脑胶质瘤术前分级的效能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性纳入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虫。哺乳动物和禽类易受其感染,人类弓形虫感染率也非常高,世界平
茶树(Camelliasinensis(L.)O.Kuntze)属山茶科山茶属茶亚属茶种植物,茶叶作为一种天然健康饮品,在世界饮料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研究从种质资源角度着手,研究不同种质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类似物利拉鲁肽(liraglutide)对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的小鼠胰岛β细胞株Min6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
本研究主要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24头自然分娩、体重相近、34月龄的断奶西门塔尔犊牛。犊牛随机分为4组:工程菌组A、屎肠球菌组B、复合菌组C以及对照组D,且每组有6个重复,每个重复一头牛。其中对照组正常饲喂基础日粮;工程菌组A饲喂基础日粮+WB800N-CC31工程菌;屎肠球菌组B饲喂基础日粮+屎肠球菌;复合菌组C饲喂基础日粮+WB800N-CC31工程菌和屎肠球菌的复合菌(复合菌中工程
背景:在乳腺癌发病的过程中,肿瘤转移是乳腺癌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并且仍是乳腺癌治疗中最大的难题。因此,研究并寻找肿瘤转移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非常有必要。RNA结合基序
目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炎性、系统性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临床常见且多发、难治疗的关节运动性疾病之一,被称为“不死的癌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