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n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开放经济学为视角,按照最优货币区的标准,阐述了中国目前采用单一货币政策会给不同区域带来差异影响,即所谓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为详细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我们首先实证研究了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我们将根据研究目的建立四个模型,分别对不同模型进行面板数据的估计,最后我们比较分析四个模型所得出的不同结论,我们发现,货币政策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意义重大,尤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实施平缓了汇率波动,减轻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在这个结论的基础上,我们对中国区域进行划分,按照一般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区域的常规划分方法,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对三区域分别实证研究货币政策的影响程度,我们发现:中国的货币政策自东向西影响的效果逐渐递减,但在短期变动上,西部受到货币政策正向冲击时,在短期反应最大,超过东部和中部。在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成因上,我们从货币政策纵向视角,以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对区域效应进行详细分析,以论证中国区域结构问题带来的货币政策诸多难题。宏观上,我们分析了信贷渠道、利率渠道和汇率渠道,中观上我们研究了各区域的产业结构,微观上我们则探讨了区域企业的分布。宏观渠道中,我们预计东部地区信贷经历扩张之后处于低增长期,而西部地区目前正经历信贷扩张阶段。另外,利率渠道在东部地区最为畅通,而在中部则明显不如其在东部畅通,西部则利率渠道存在困难。最后研究发现,西部地区短期受到汇率冲击较大,而东部地区则冲击高于中部。中观渠道分析我们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产业结构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高,而西部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在近几年较猛,中部地区的第二产业即工业所占比重在三个区域中最高。微观渠道我们主要从公司层面研究了区域效应。东部的企业较多,而中部和西部相比相对较差,但东部的私人企业较多,因此东中西三区域公司企业的差异带来了货币政策传递效果的不同。文章的最后,我们从政府引导下提高要素流动性、加强金融机构的改革、鼓励区域产业融合和完善汇率制度改革等四个方面给出相关政策建议,以维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精神心理因素引起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导致消化不良症状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为轻中度抑郁(≥8且≤35分)的4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
<正> 茶叶加工过程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可以说茶叶的色、香、味、形都是人们用能量换来的,没有能量的投入就没有产品的产出。热能使茶叶失水与收缩变形,并在失水过程中诱发
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链码是一种极其有效的目标描述方式,基于链码描述的面积计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分析了现有的多种基于链码的面积计算方法,对它们在算法原理、速度和精度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通过实验给出了适合小目标的面积计算方法。
在传统检索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本体概念,提出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检索模型。该模型利用本体中语义概念关系及语义扩展机制对查询关键词进行概念映射及扩展,通过计算文档相似度
一直以来,中央银行都坚守隐秘性的操作原则,一般都不会选择对外明确地公布有关货币政策目标、政策偏好及决策所依赖的模型等信息,取而代之的则是用官方的语言来宣传其所推行
终身体育是指人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体育培养及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的总和,即一个人从诞生开始到生命终结的完整的体育教育、体育活动的过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渗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体基本融入到国际开放经济体系中,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遇到有关开放经济理论上的经济问题,尤其是处于一国开放经济核心地位的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