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技术—世界关系的文化透视及操作实践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mingming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现象学是伊德研究人类经验技术的内涵而提出的重要观点。然而人-技术-世界的关系却是进行“经验转向”研究的前奏。人-技术-世界关系置于文化语境下进行分析,通过分析透视出这个关系模式的可操作性。如果我们把人-技术-世界关系先分解后进行分析,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技术的关系,技术与世界的关系。而技术创新实践是当前技术发展的必要且充分的条件,对人-技术-世界关系应用于技术创新实践对后现代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人-技术-世界关系的模式是客观存在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原始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以及当下大众一同呼吁要进入的“生态文明时代”;从最初的工匠设计占统治地位,到工程设计占统治地位,再到现代机械力学和微积分发展。已然是证实了人的实践活动始终围绕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这两大主题所展开。人类的实践史可以称为一部技术史。人、技术、世界是客观存在而又不可缺失的统一整体。海德格尔的存在是在宏观上对人与世界以及人与技术进行考量探究出的果实,但是对人与技术和世界关系的内在经验涉及的很少。从而伊德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工具的意向性发展了人与技术产品的四种关系:具身关系(Embodiment Relationgs),诠释关系(Hermeneutic Relations),他者关系(Alterity Relations),背景关系(Background Relations)。而这四种关系的内涵对当前的社会问题分析有着深刻的实践意义。把人-技术-世界关系置于文化语境下进行分析,通过技术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技术进行系统归纳技术文化的概念,从技术文化的价值观层次、制度层次和行动层次三者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更好的去平衡技术的两面性。在人与技术相互认识的过程概括出了人与技术不同阶段的发展特质。而且技术→世界关系的正效果与负效果与世界→技术关系负反馈正是人与技术关系实践的演绎。人-技术-世界关系的创新模式可以从理论域与实践域平衡人-技术-世界关系的生态、人文、和谐的发展。从人的本质、技术的本质、世界的本质进行技术创新实现实践最优化、效益最优化、生态最优化的目的。
其他文献
高等学校金融理论类课程与其他专业理论课程相比具有历史性、逻辑性和现实性强的特点。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能单纯的就概念或理论本身进行介绍,而是要有针对性的采取历史与逻辑
本文从国企领导干部、一般员工、历史遗留问题、国家层面的法律制度的角度,对改革新形势下国企信访稳定工作面临的挑战作出客观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
介绍了“莽汉主义”诗歌的一些特点,分析了“莽汉主义”诗歌流派在中国当代诗坛昙花一现的原因。
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会导致卒中后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等预后不良情况的发生。本文就SAP危险因素、预测量表、预防措施3方面进行综述,为设定针对性预防SAP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是马克思在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展开范畴批判、廓清社会科学研究具体路径的基础上确立起来.范畴的逻辑次序与历史进程相统一的知性科学的阐释遮蔽了这一方法的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一个新经济发展理念,它的出现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轨道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不仅仅是靠国内市场,想要更好地发展必须插上
对昆明市2014-2018年空气质量和臭氧(O3)污染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臭氧污染观测资料和气象条件,对昆明市臭氧浓度与气象因子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市空气质量
期刊
水平土层场地尤其是特殊地形的场地地震响应计算是工程场地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上海某在建超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大底盘工程场地为背景,对其深覆盖土层场地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