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的关注,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储量丰富的清洁能源,对太阳能的高效利用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太阳能能量密度低,对其利用一般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因此将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采用分布式太阳能系统产出电能和热能,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太阳能利用方式。太阳能光伏光热综合利用技术(Photovoltaic/thermal,PV/T)是将太阳能发电与太阳能集热技术结合起来的技术,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同时,由集热组件中的冷却介质带走电池的热量加以利用,同时产生高品质的电能和低品质的热能两种收益。 目前,世界各国有关PV/T系统的研究成果大多是关于提高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效率,发电效率普遍不高。根据冷却工质的不同,PV/T组件一般可分为空气冷却型(空冷型)PV/T组件和水冷却型PV/T组件两种。为提高空冷型PV/T组件的发电效率和综合利用效率,改善组件内部传热性能,本文对带肋板的空冷型PV/T组件进行了结构优化和热电性能的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建立了太阳能电池发电模型和空冷型PV/T组件的传热模型,给出了横向布置肋板改善传热性能的结构优化方案。根据太阳能电池的电子学理论,建立了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工程用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模块建立了硅太阳能电池仿真模型,分析不同辐照强度、电池温度对发电性能的影响。分析仿真结果得出: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与辐照强度成正比,与电池温度成反比。对空冷型PV/T组件进行传热模型的构建,获得其传热能流图。分析可得,散热件与空气之间的传热优化是提高空冷型PV/T组件整体散热性能的关键,可以通过肋板横向布置改善组件的传热性能。 (2)通过数值模拟对不同结构参数下空冷型PV/T组件的散热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建立横向布置肋板PV/T组件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分析了肋板角度、肋板开孔对组件散热性能的影响规律。肋板不开孔时,随肋板角度的增加,PV/T组件的散热能力先增大后减小,肋板角度为90°时散热性能最优。肋板开孔可以显著提升散热件的散热性能,肋板角度为150°时散热性能最优,PV板背面温度下降4.6℃。不论肋板开孔与否,进出口压降均随肋板角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通过正交试验法分析肋板长度、肋板角度和开孔直径对PV/T组件散热性能的影响。获得空冷型PV/T组件的最优结构形式,肋板长度50mm,肋板角度150°,圆孔直径10mm。这三个因素中,对组件散热性能影响最大的是肋板角度,其次是圆孔直径和肋板长度。 (3)制作了优化后的空冷型PV/T组件,并搭建对比实验测试系统对其热电性能进行研究。通过PV板添加空气流道模拟其放置在建筑屋顶的工况,对比发现,相比自由放置的PV板,放在建筑屋顶的PV板温度更高,发电性能更差,需要对放置于建筑屋顶的PV板采取散热措施。当空气流速为1.5m/s时,对空冷型PV/T组件进行全天性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相比无散热措施的PV板,PV/T组件的PV板温度明显降低,发电性能显著提升,特别在中午前后,PV板温度下降10℃左右,发电功率提升4.5%左右,发电效率提升0.8%左右,对比验证了其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分析了不同空气流速下,PV/T组件光热光电性能的变化,在实验设置的流量范围内,光电光热效率均随空气流速的增加而增加,近似呈线性关系。测试工况下,PV/T组件的最大瞬时光电效率为13.30%,瞬时光热效率23.78%,综合效率55.0%。 经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发现,这种横向布置肋板的空冷型PV/T组件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可有效提升组件的发电效率和综合利用效率,对空冷型PV/T系统的研发推广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