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翻译研究同文学翻译活动一样历史悠久,而且随着实践的发展已取得累累硕果。然而,传统的文学翻译理论囿于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导致译者长期隐身的工具观和理想/现实完全脱节的完美观,严重束缚了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和译者的身心自由。随着主体性哲学在西方的昌盛,翻译中的主体问题也倍受关注。20世纪见证了译者主体地位的提升和主体性研究的困境,于是译学中出现了另一种研究范式的转向:翻译研究的主体间性转向。文学翻译的主体间性问题成了翻译理论界的焦点之一,而本文正是关于这一课题的尝试性探讨。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与翻译主体性和主体间性这一课题相关的研究,指出主体间性研究是解决主体性困境的必然途径,但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学翻译的主体间性,本文还梳理了西方哲学里相关的主体间性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把文学翻译的主体间性界定为文学翻译主体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笔者认为,由于文学作品的艺术审美特性和文学语言的超越性,原文和译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主体特征,能够积极参与到译者的原文解读和译文接受过程中,与其展开广义上的对话,因此不应被视为文学翻译的客体,而应视为主体。也就是说,文学翻译本质上是文本主体和译者主体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过程。由于主体的特殊性和彼此间时空的距离,文学翻译主体间性的表现相当复杂。本文主要分析了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的对话关系。文学翻译活动不是独白,是对话。这种对话不是现实中的言语实践,而是精神上的互动和应答,是广义上的对话。而且文学翻译的隐藏主体,即: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也分别通过原文和译文同译者展开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发生了主体间的视阈融合从而促成了原文意义的生成和在译语中的重构。本文认为,在翻译过程中,意义并不是内在于原文结构、可以被译者发现并转移到译文中的固定物。从主体间性的视角看,意义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主体间视阈融合的结果。这种视阈融合在文学翻译过程中是分阶段、多层次、错综复杂的。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传统翻译理论中的意义观,尤其是各式各样的对等理论和意义不确定论,提高我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