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底质中硫化物含量是一项重要的环境指标。底质中硫化物和有机质含量高就会导致滩涂老化,生产力下降。因此对底质环境中硫化物分布及其与养殖活动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乳山湾东流区的底质环境调查,测定了不同季节底质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cid Volatile Sulfide,AVS)以及与之相关的环境指标(0M、pH、Eh等),同时测定了底质中的单质S,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为了进一步研究菲律宾蛤仔养殖对底质环境中AVS的贡献,在青岛黄海水产研究所小麦岛实验基地进行了不同菲律宾蛤仔养殖密度的模拟实验,及不同盐度条件下AVS含量变化的实验。结果显示:
1、乳山湾东流区底质环境中AVS的含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
①季节分布,高密度养殖区AVS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与高密度养殖区比,低密度养殖区规律性不明显。
②水平分布,AvS的高值区集中分布在菲律宾蛤仔高密度养殖区,然后由此往外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至湾口附近AVS含量较低。
③垂直分布,AVS平均含量在0-20cm深度范围内,除冬季高密度养殖区AVS平均含量是先增加后减小外,其它季节随着深度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
2、高密度养殖区AVS含量明显高于低密度养殖区,显示贝类养殖活动对底质环境中AVS的生成有一定的影响。
3、AVS含量与有机质百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春、夏、秋、冬四季的相关系数为0.728、0.824、0.814、0.768。与pH和Eh呈负相关关系,春、夏、秋、冬四季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5、-0.801、-0.767、-0.590;-0.704、-0.620、-0.632、-0.663。
4、与其他海湾沉积物中AVS含量的比较显示,乳山湾东流区AVS含量处于中等水平,根据同本渔业水域环境质量评价的标准(200mg/kg,干重),乳山湾东流区的养殖环境基本上是安全的。
5、乳山湾东流区底质环境中单质S也有一定的时空变化规律。单质S的季节分布规律是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四季中单质S的垂直分布规律不一致,春季和冬季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夏季和秋季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6、麦岛模拟实验结果表明:①三组不同菲律宾蛤仔养殖密度模拟试验,AVS含量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不为简单的线性关系。高密度组AVS含量的增加值与低密度组增加值之间的比值在1.6附近上下波动;AVS含量与温度和有机质百分含量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三个密度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78、0.905、0.948和0.892、0.955、0.959。②不同盐度菲律宾蛤仔养殖对AVS含量影响的模拟实验,AVS含量随着盐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盐度为28时,AVS含量最高;当盐度达到38时,AVS含量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