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生态、资源、环境进一步衰退的今天,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指引,对于海洋资源的合理有效科学的可持续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紫贻贝养殖作为我国海水养殖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传统扇贝养殖病害大面积爆发后,以其养殖技术简单、抗病害能力强等优点,迅速得以发展。但对紫贻贝相关的研究还停留在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未能跟上近年来紫贻贝养殖产业扩张的步伐。各地养殖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水体污染、养殖密度超过海域承载能力等严重生态问题。基于这一大背景,本文针对我国东海紫贻贝养殖主产区——嵊泗枸杞岛紫贻贝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生长状况差异较大、合理养殖密度争议不止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有的放矢的初步研究。基于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间对嵊泗枸杞岛海域紫贻贝养殖区一个紫贻贝完整生长周期共8航次近10000多个样本进行相关生物学(壳长、体重、组织鲜重、组织干重)的测定,运用SPSS对各个区域紫贻贝生物学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双尾检验),确定并量化各区域紫贻贝生长的差异。同时,通过对比同期监测的生态环境因子,主要包括:温度、盐度、叶绿素、浊度、溶解氧、SPM(悬浮颗粒物)、POM(颗粒有机物)、饵料质量等。通过偏相关分析,探究影响各区域紫贻贝生长速度的主要生态因子。鉴于紫贻贝的主要饵料均为颗粒状物质(浮游植物、颗粒有机物等),运用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对养殖区和对照区的流态进行监测。以期从枸杞岛紫贻贝养殖区水交换角度探究影响紫贻贝生长差异的生态因子的分布特征。同时,以枸杞岛紫贻贝养殖户常用放养密度为基准,设立0.9倍、0.8倍、0.7倍、0.6倍,共5个密度梯度组,进行野外密度梯度实验。测量各密度梯度实验组放苗时和收获时各密度组的紫贻贝生物学参数及个数,并定期对密度梯度实验站点生态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其余,均按正常紫贻贝养殖程序进行管理和维护。结果表明:(1)枸杞岛海域养殖紫贻贝各生物学参数间有着较显著的乘幂关系,例如:体重与壳长:TFW=L2.849(n=318,R2=0.940,p<0.0001)。(2)紫贻贝壳长(55.64±0.45mm)在后头湾海域紫贻贝养殖区内各区域间的差异较小,但紫贻贝体重(10.28±0.37g)、组织鲜重(3.61±0.16g)、组织干重(0.77±0.06g)各区域之间有较显著的差异,基本呈现外围重量增长超过中间区域的特征。另外,沿着潮水落潮迎流一侧的生长状况要优于涨潮迎流一侧。(3)紫贻贝壳长生长较快,在刚放苗阶段温度适宜迅速生长,在水温降低之后,生长缓慢停滞,甚至需要消耗前期所积累的能量(MN站2010年11月3.22g/ind,2011年2月2.90g/ind)。直观上紫贻贝壳长一样,但个体体重、组织鲜重和组织干重可能有较大差异。(4)枸杞岛后头湾养殖区尺度较小,养殖区域内温度(19.00±0.04℃)、盐度(30.36±0.28)、溶解氧(6.63±0.24mg/l)无显著差异,对各区域紫贻贝生长的差异也无显著性影响(P>0.05)。(5)养殖区域内叶绿素(23.23±5.82mg/l)、POM(7.00±0.39mg/l)和PRO(0.25±0.03)差异较显著(P<0.05),且大潮时对各区域紫贻贝的生长有显著影响(P<0.05)。(6)养殖区内海水流速(VMAX1=35.53cm/s)远小于非养殖区(VMAX2=112.85cm/s);养殖区内外围(VMAX3=35.53cm/s)的海水流速大于中间区域(VMAX4=20.21cm/s)。(7)养殖区海水从表层至底层流速增加,养殖区外从表层至底层垂直递减。(8)养殖设施对水交换的阻滞,影响了养殖区内POM的分布,导致紫贻贝生长速度的差异。(9)在保证紫贻贝养殖苗绳长度不变及苗绳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养殖密度960个/串时,整体养殖效益较高(39.17元/串,比常规高出2.36元/串)。按上述结果,枸杞岛海域紫贻贝养殖设施对养殖海域水交换产生严重阻滞作用,影响养殖区内颗粒有机物的分布进而影响到紫贻贝的生长。鉴于枸杞岛后头湾海域紫贻贝养殖区水流交换现状特征,建议在规划和管理养殖区划时,沿着涨落潮方向(东南‐西北)设置一定宽度的“真空区域”不进行紫贻贝养殖活动,以促进养殖区内部的水流交换,便于将更多外围富含饵料生物的新鲜海水输送到紫贻贝养殖区域的内部,进而促进养殖区的中间区域紫贻贝的生长,提高整体养殖产量的提升。同时,养殖户在放苗阶段可适当调整现有的养殖密度,使之符合或近似960个/串,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