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咀嚼是一种后天形成行为,大量研究表明,在咀嚼形成过程中,咀嚼系统相关的中枢、外周器官均经历了一系列形态、功能的变化,完成从吮吸到咀嚼、从不成熟咀嚼模式到成熟个体咀嚼模式的转化。神经肌肉接头是一种胆碱能的化学突触,是运动神经元与肌纤维间信息传递的关键结构,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不同的神经肌肉活动状态下,神经肌肉接头在形态、功能等方面呈现出高度的可塑性,关于其机制的研究一直是神经研究领域热点。但是迄今为止,关于咀嚼肌神经肌肉接头在咀嚼形成过程中的变化特征、以及由食物性状差异带来的咀嚼活动变化对其发育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为此,本研究选择咬肌这一主要的升颌肌,通过对离乳后大鼠喂养软食与硬食,观察咀嚼形成的不同阶段,不同食物性状对咬肌神经肌肉接头形态、组成以及相关因子的表达的影响。第一部分:软食喂养对大鼠咬肌肌纤维发育的影响目的:观察软食喂养对发育中大鼠咬肌肌纤维亚型面积、构成的影响。方法:40只18d的雄性大鼠,分为硬食组、软食组,每组20只,分别喂养营养成分相同的硬食与软食,在大鼠3、4、6、9周龄时称重,处死,取浅层咬肌,采用ATP酶染色、NADH-TR染色,观察软食喂养对咬肌肌纤维亚型面积、构成的影响。结果:1.与3周时相比,4、6、9周两组大鼠体重平均增加了68.4%、282%、532%,软、硬食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大鼠浅层咬肌含2a、2b两种纤维,在出生后3~9周,两组大鼠2a、2b纤维截面积均迅速增加,与体重呈正相关;3.3、4、6周龄软食组大鼠咬肌2a纤维平均截面积明显低于硬食组,6、9周龄2b纤维平均截面积明显低于硬食组;4.9周时,软食组2b纤维占62.13%,硬食组占55.13%,软食组2b纤维比例明显高于硬食组。结论:软食喂养不影响大鼠体重增加,但可以减小大鼠浅层咬肌肌纤维平均截面积,增加2b纤维比例。第二部分:软食喂养对发育中大鼠咬肌神经肌肉接头的影响目的:观察软食喂养对发育中大鼠咬肌神经肌肉接头的影响,包括运动终板形态、乙酰胆碱受体亚型表达、以及乙酰胆碱酯酶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细胞荧光染色方法,观察运动终板形态变化,采用RT-PCR方法检测乙酰胆碱受体亚型的表达,采用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检测乙酰胆碱酯酶含量。结果:1.大鼠出生后3~9周是运动终板形态发育成熟时期,其中3~4周运动终板面积增加不大,6~9周是咬肌运动终板快速增长期,染色面积平均增加了53.8%、71.9%;2.9周龄软食组大鼠咬肌运动终板染色面积、轮廓面积均明显低于硬食组,分别为硬食组的87.3%、80.3%;3.4周龄硬食组大鼠咬肌没有乙酰胆碱受体γ亚单位mRNA表达,软食组仍有较弱表达;4.4周龄两组大鼠乙酰胆碱受体ε亚单位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3周,4~9周间变化不大,两组大鼠间没有差异;5.3~9周,两组大鼠咬肌乙酰胆碱受体δ亚单位表达均呈下降趋势,软食组下降更为明显,在9周时明显低于硬食组;6.3~6周两组大鼠咬肌乙酰胆碱酯酶含量逐渐上升,9周有所下降,两组大鼠间没有差异。结论:咀嚼形成时期的软食喂养可以影响大鼠咬肌运动终板形态发育成熟,减小终板面积;延缓乙酰胆碱受体γ/ε亚单位转换,降低乙酰胆碱受体δ亚单位表达,说明咀嚼形成过程中,不同性状的食物可以影响到神经肌肉接头的发育成熟。第三部分:软食喂养对发育中大鼠咬肌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目的:观察发育中大鼠咬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营养因子3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变化,以及软食喂养对其影响,探讨神经营养因子与神经肌肉接头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方法观察BDNF/TrkB、NT3/TrkC mRNA在发育中大鼠咬肌的表达及软食喂养对其的影响。结果:1.在出生后3~9周内,两组大鼠咬肌NT-3 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软食组下降较为明显,在6周时低于硬食组;2.两组大鼠咬肌TrkC mRNA在3-9周内均持续下降,软、硬食组间没有差异;3.4周时硬、软食两组大鼠BDNF mRNA分别增加了701.9%、334.1%,硬食组强于软食组,6、9周两组表达均下降,9周时与3周无差异;4.4周时硬食组TrkB mRNA表达显著增强,软食组略有上升,明显低于硬食组,6~9周两组TrkB mRNA表达均下降,与3周没有显著差异,两组间也没有显著差异。结论:BDNF/TrkB mRNA在大鼠咀嚼形成关键时期(P3~4周)表达明显增强,但软食喂养可以降低增强幅度,说明BDNF/TrkB可能与神经肌肉接头发育有更大的关系,而NT3可能与早期神经肌肉接头的发育关系更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