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经济资源的紧缩、公共事务的复杂化与人民对政府提供服务的要求日益增多等原因,政府的行政必须不断提高效能、提升服务的质量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正是在这种大的国际背景下,新公共管理和政府再造运动应运而生,它们基于对高绩效型政府的追求而将其焦点和理论集中于“政府绩效”上,期望能以最少的公共资源投入,获得最大化的政府绩效产出。绩效评估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主要工具之一,在西方行政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种影响下,结合我国自身行政改革的实践要求,我国也开始日益重视对政府绩效评估及其指标的研究。2004 年8 月2 号中国青年报报道了由国家人事部牵头的《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发布的用于衡量地方政府绩效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引起了国人的关注。这套指标体系的出台意味着我国对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不再是由地方长官说了算,不再仅仅注重GDP 的考核,而是采用了科学的方法和较全面的绩效评估指标,更全面、系统的来衡量地方政府的政绩,它很好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展示了它的先进性。然而,在具体绩效指标设计上仍有众多不同的意见,甚至有些尖锐的批评,而绩效指标又是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关键部分。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展开研究,期望探讨并揭示构建绩效评估指标的一般方法,以对我国绩效指标有所补充或完善。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绩效指标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和绩效指标的一般性理论分析,从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构建模式,力图使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构建更合理、更科学。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主要内容上,基于中央的要求和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重点对政府社会职能的内容展开研究,并尝试性地探索了政府社会职能的衡量指标,对我国首套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作了补充,希望能对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