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打的社会治理效果分析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shu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打作为调控犯罪的一种重要手段,过去与现在一直被很多国家青睐。国家希望通过严打的发动与实施实现社会低犯罪率的理想状态。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与理论分析的方法,通过运用社会学理论对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发动的全国范围内的三次严打进行分析,解读严打在我国司法运行机制中存在的价值合理性。本研究属于法律社会学和法律政策学范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我国三次严打数据的统计整理,并对严打期间发生的五个案例和卖淫与毒品两种集合型犯罪的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转型时期犯罪形势严峻,恶性犯罪事件频发,严打的速效性对短期内降低犯罪率,维护国家安定秩序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以从重从快为核心的严打刑事政策在司法运行机制中亦暴露出其很多负面的效果,具体表现为对法治的破坏、人权的侵犯、法律的僭越等,正是基于社会学家对致罪原因多样性的解析,说明严打并非是预防控制犯罪的最佳与最终的选择。  严打是国家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具体刑事政策,依照菲利的饱和法则,当社会犯罪总量达到国家所不能容忍的安全底线时,严打的启动就成为历史与现实的必然。但在法治社会中,依法严打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必须是公正价值与功利价值的和谐统一。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围绕鲁西南某地一特殊的人群——香统(即当地的神-人中介)的活动,透视当地萨满信仰的状况,并就他们与香客、庙祝、理事等人的复杂关系揭示出特定的社会逻辑。 在正
在这个“颜即正义”的时代,除了靠才华,还要看脸似乎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在当前就业竞争不断增强的求职环境下,“颜值”的作用与价值也在不断被人们放大。智联招聘“
自从19世纪晚期,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建立了第一个现代养老保险制度,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养老的责任从家庭到国家再到整个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迁过程。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
财政与社会、政策与社会均存在着相互制约与影响的互动关系。乡财县管改革作为一项公共财政政策的施行必然有其社会背景及多重社会动因,而通过以乡财县管为特征的基层财政
人的阅读行为,从微观看受个体自身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的影响,表现为“个体选择性阅读”;从宏观看,任何个体都存在于一定社会文化中,难逃现行意识形态和既往文化传统的影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