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作为非甾体抗炎药的代表药物,阿司匹林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为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使前列腺素的合成减少。近年来国内外实验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阿司匹林对体内外致癌物诱发性肿瘤及移植性肿瘤、体外肿瘤细胞系均有肿瘤抑制作用。在国外,阿司匹林已被列为肿瘤化学预防剂。目前,关于阿司匹林防治肿瘤的具体机制还未阐明。因此,本研究以小鼠S180肉瘤为研究对象,观察阿司匹林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并通过检测阿司匹林对肿瘤微血管和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旨在探讨阿司匹林抑制肿瘤生长的可能机制,为临床肿瘤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阿司匹林在贴壁前后加入培养液中对S180肉瘤细胞生长的影响。2.建立S180肉瘤小鼠皮下荷瘤模型,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化疗(5-FU)组、阿司匹林高、低剂量组和联合治疗(5-FU+阿司匹林低剂量)组。测量肿瘤体积并计算抑瘤率,描绘肿瘤体积增长曲线,观察阿司匹林对S180移植瘤生长的影响。3.常规HE染色,光镜下观察S180肉瘤组织病理变化。4.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S180肉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淋巴管密度(L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变化。5. 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S180肉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结果:1. MTT检测阿司匹林对小鼠S180肉瘤细胞生长的影响MTT实验显示阿司匹林不论在贴壁前还是后加入均可抑制S180肿瘤细胞的生长,加药后调节PH可减弱生长抑制作用但仍然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2.阿司匹林对小鼠S180移植瘤生长的影响与荷瘤对照组相比,5-FU组、阿司匹林高、低剂量组、联合治疗组肿瘤重量降低,抑瘤率分别为64.1%,33.5%,22.2%和70.1%(P<0.05)。联合治疗组和5-FU组抑瘤作用最强,肿瘤体积增长速度最慢,与荷瘤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司匹林组的抑瘤率和肿瘤体积增长虽然低于5-FU组,但动物一般状态较好,动物体重继续增长。3. HE染色观察各组S180肉瘤组织标本的形态荷瘤对照组肿瘤组织少见凋亡形态学改变,少见核固缩,新生血管丰富。联合治疗组、5-FU组和阿司匹林高、低剂量组肿瘤组织内血管减少,肿瘤细胞可见多种凋亡形态学改变,核固缩,核碎裂等,片状坏死多见,癌巢周围有单核细胞浸润。4.阿司匹林对小鼠S180肉瘤组织中VEGF-A和VEGF-C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VEGF-A和VEGF-C阳性产物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胞浆,阳性染色表现为胞浆内棕黄色或褐色染色。经半定量图像灰度值分析,与荷瘤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5-FU组与阿司匹林大高、低剂量组VEGF-A和VEGF-C的表达明显降低,而且阿司匹林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P<0.05)。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结果显示,与荷瘤对照组相比,联合治疗组、5-FU组与阿司匹林高、低剂量组VEGF-A和VEGF-C的表达条带均减弱,联合治疗组和5-FU组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且阿司匹林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5.阿司匹林对小鼠S180肉瘤组织中MVD和LVD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细胞胞浆染色阳性,呈棕黄色,微血管散在分布,MVD计数显示,联合治疗组、5-FU组与阿司匹林高、低剂量组对微血管密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D2-40标记淋巴管内皮细胞,统计淋巴管密度,联合治疗组、5-FU组与阿司匹林高、低剂量组对淋巴管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联合治疗组和阿司匹林高剂量组的淋巴管密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司匹林在体内外对小鼠S180肉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能抑制肿瘤对机体的消耗作用,影响肿瘤组织中VEGF-A和VEGF-C蛋白的表达,降低肿瘤微血管和淋巴管密度,此外还能增强5-FU的抗肿瘤作用。阿司匹林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作用,减少VEGF-A和VEGF-C的产生,从而抑制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