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批评的公共性问题近年来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它与文化、社会和政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哈贝马斯及阿伦特等人的公共领域理论为基础,从文化艺术的角度深入探讨价值、理性和民主等问题,通过对文化的反思,重新确立自己的社会批判性。这对于中国文化知识界来说,是研究和讨论现代中国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实际上是在交往活动的向度上进行。其公共性依赖于无数视点和各个不同方面的同时在场,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和理性的,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交往与沟通。这种理性的交往活动具有典型的当代公共领域的文化特征,是当代文化保持独立与自由发展的重要前提。 导论部分首先对艺术批评的公共性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对艺术批评的影响,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工具理性进行批判的社会意义。 第一章,重点梳理了公共领域概念的历史生成,以及不同历史阶段对这一概念的不同认识水平;从亚里士多德到法兰克福学派,通对市民社会定义的历史分析,厘清了这一复杂的政治哲学词语的含义,并明确阐述了它与公共领域的密切关系。哈贝马斯最初所描绘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是一种过渡地带,介于国家和民众之间,表达市民阶层对民主、平等和社会合理化的诉求,是对专制主义的抵抗和斗争途径。在受到现代哲学,尤其是语言学转向的巨大影响后,哈氏重新发展了自己的公共领域理论,进一步提出了交往行动理论,并指出拯救哲学和理性的途径是现代性和理性的重建。 第二章,从艺术与生活世界、艺术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入手,探讨如何从艺术世界进入公共领域。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解读过程,同时也是艺术对公共空间产生影响的过程。艺术家和观众在这一过程中都必须解除语言的霸权,维护话语的民主和自由,在公共空间的维度中,修正原本塑造自身的语言系统。进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说明中国艺术的公共性,在于确立艺术理论的批判立场。 第三章,通过对当代艺术家张晓刚的作品解读,深入认识中国当代文化的特殊语境,并从文化现象的分析角度,阐明知识分子拒绝边缘化的态度与责任。没有批判和反省,文化不可能走向自身的复苏;不敢直面惨淡的文化荒漠,我们更不会有勇气迎接不可预知的未来的挑战。艺术家和批评家都应该强化对话语权的分享意识,挑战公共空间中的主导性话语,使得言说行为回归价值理性,并真正具有民主性和社会学意义。 结语,反思在当前的消费社会中,人要清醒地抗拒灵魂与肉体的分裂,以及政治经济体系对人的价值体系的入侵,警惕极权主义以全新的形式成为自由与民主的牢笼。人可以借助进入公共领域,为自身的存在寻找价值,最终从压抑中解放自己,获得自由,让自己回到这个世界并热爱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