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员工持股计划起源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企业用来激励员工的有效手段,发展至今60余年,已有较为成熟完善的实施体系。相较于国外,我国员工持股计划的发展历史较短,最初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内部职工股”的形式出现在企业中的,由于经验的缺乏,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被证监会叫停。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促进公司股东和员工达成利益一致,可见如何更好地解决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相关问题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国资委、财政部以及证监会于2016年8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以及发改委等八部门于2018年9月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若干政策的意见》对关于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作出了相关规定,这两个文件的发布表明员工持股已经成为了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但现如今有关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细则还未得到统一,仍处于试点阶段,因此员工持股的效果仍需大量案例来验证。在当前形势下,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是否对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有促进作用,是否能达到对员工的有效激励,是否能够提升公司经营水平以及市场对员工持股计划反应如何,这些问题在公司做员工持股计划决策时是非常重要的。上汽集团是由国资委控股的大型整车制造业国有企业,其所在的整车制造业的行业特性对企业研发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技术型人才是上汽集团适应并引领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所以对核心技术人员在内的重要员工进行激励是十分具有必要性的。对上汽集团而言,让核心技术员工、骨干员工拥有本企业股权可以实现对员工的激励,有利于降低在职员工的辞职率,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提升持股员工工作效率,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发展,增加市场竞争优势。通过统计对比2014年至2017年间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国有企业,发现作为国内汽车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上汽集团在行业环境不佳的背景下策划并实施了员工持股计划,该计划对集团的治理及经营状况的改善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因此以它为研究案例十分具有实践意义。本文基于对上汽集团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实际案例,首先从研究背景和意义出发,对往年国内外学者有关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员工持股的观点做了归纳总结,并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员工持股计划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然后在详细介绍了上汽集团推进员工持股计划的具体内容、特点和动机后,从“混改”效果、激励效果、业绩效果和市场效果四个方面对该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后的表现分别进行了分析,发现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不仅有效推进了其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对员工的激励产生了正面效果,还起到了正面的市场效应,同时对比行业业绩总体下降的趋势,上汽集团依然保持着优秀的业绩状况。在此基础上,再从降低代理成本、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和降低企业风险三个方面分析了上汽集团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产生效果的作用机制。最后,基于上汽集团案例分析提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员工持股计划促进了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并实现了持股员工直接参与公司治理,推进了混合所有制改革进程;(2)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不仅在降低了员工流失率的同时提高了核心员工占在职员工的比例,还提高了管理效率,实现了对员工的激励;(3)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对国有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都有促进作用,有效推动了业绩增长;(4)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使得市场产生了良好的反应,给市场传递了积极的信号。以上研究结论为今后其他国有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以及有关部门分析员工持股试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实践参考,为我国混改背景下员工持股计划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案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