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金堂云顶石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pian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顶石城位于成都市金堂县,于1991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现存最为完好的抗蒙山城遗址之一。云顶石城建于公元1243年,是南宋时期为抵御入侵蒙军而创筑的防御性堡垒,因其极为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而被称之为“川中八柱”。云顶石城作为我国南宋时期宝贵的军事文化遗产,其城内保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它们既是古人山城防御作战智慧的集中体现,又是军民团结一致对外奋战精神的缩影,还是中华民族不断融合的重要历史见证。由于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进程中,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是保护、传承与弘扬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历史文化资源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旅游开发是历史文化资源得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经之路。通过对云顶石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有益于人们更加直接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益于进一步强化民族认同感。在此背景下,本文以云顶石城的历史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历史梳理与资源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云顶石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探析其开发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并依据现存问题提出对策。第一章详尽阐述了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概念,阐释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区域协同理论,为探究成都金堂云顶石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二章主要是全面阐述云顶石城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背景。首先阐述了四川在各历史时期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进而分析南宋时期,四川地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宋蒙对峙期间四川地区的惨烈境况。在这种重要性与危急性并存的时代背景下,详述了余玠在吸纳人才、整治军政、吸取前人经验与教训等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治蜀政策。在此基础上,分阶段论述了四川山城防御体系的形成。第三章从方山地貌和地理位置出发,分析云顶石城所处位置的地理环境。在此基础上,结合云顶石城内部修建的各项防御工事,探析云顶石城的防御优势。第四章在四川山城防御体系形成的背景下,全面梳理云顶石城内的历史文化资源,明晰其丰富、独特和可体验的特征。从而进一步探析云顶石城历史文化资源的文物价值、文化价值与景观价值。第五章分门别类地分析云顶石城历史文化资源赋存现状以及开发现状,并进一步从创新度、挖掘深度、整合度以及国民度出发,探析其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中的诸多困境。第六章主要针对前文所分析的云顶石城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在文旅融合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采用“点-线-区”协同开发模式,从保护与复原、传承与创新、整合资源的视角出发,探讨全方位、多层次开发云顶石城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路径。
其他文献
我国具有漫长的海岸线,岛屿数量众多,且沿岸暖寒流交汇,这些都是我国海洋渔业得以良好发展的优势条件。大力发展海洋渔业,不仅能为人民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缓解我国人口基数大带来了粮食问题,而且还能为外贸提供重要商品,我国不仅是渔业大国,还是渔产品出口大国,渔产品的出口也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之一。人口的不断增长使得从事渔业的人员数量不断增多,科技的进步使得渔船的功率不断加大,渔船数量的增加和功
学位
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城乡壁垒逐渐松动并被打破,立足于传统社会的民族文化面临着内部变迁等诸多挑战。宣汉土家族薅草锣鼓产生于农耕文明时期的田间地头,是一种说唱配以打击乐器伴奏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土家人的生产生活中,它用于指挥劳动、驱虫除害、神灵祝祈,实用性较强,是世代土家人生产生活的缩影。但社会变革使得薅草锣鼓这类传统文化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其生存的“母体环境”
学位
1901年,清政府颁布兴学诏令,要求全国推行新式教育。深处内陆的四川嘉定府,紧跟清政府教育改革的步伐,积极推行新式教育。清末嘉定府的新式教育从萌芽到逐步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开辟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在不断要求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探究清末时期的嘉定府新式教育发展概况,总结其发展的特点与影响,有利于鉴古知今。本文以清末嘉定府新式教育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新式教育发展的历程、困境
学位
《支格阿鲁》是一部彝族英雄史诗,主要讲述支格阿鲁在灾难中拯救人类的事迹。民间文艺学界常以母题作为分析叙事作品的基本单位,拯救母题就是《支格阿鲁》的重要母题之一。目前,学术界对《支格阿鲁》的研究以文化解读居多,仅有几篇进行了母题分析,但未关注到拯救母题。因此,论文试图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支格阿鲁》拯救母题进行研究。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对《支格阿鲁》及其拯救母题进行概述。首先介绍了《支格阿鲁》的
学位
“达尔尕”是流传于丹巴县巴底乡的一种特色锅庄,有着其独特的音列与舞步。一直以来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近年来由于时代的推进,“达尔尕”面临着一定的传承危机。通过田野调查法、文献检索法等研究方法,笔者从音乐与舞蹈的研究视角撰写本文,希望能对“达尔尕”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是第一章背景,笔者主要通过查询信息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合,梳理了嘉绒藏族的历史,以及丹巴嘉绒藏族的历史与当下,最后是对“
学位
本文以油画创作中的烛光元素为研究对象,蜡烛作为一种照明的生活用品,由于它能产生光源,西方历史上和当代中国很多艺术家把“烛光”利用到艺术创作中,作为画面的光源体,同时也是画面的元素构成。像乔治·德·拉图尔、鲁本斯、格哈德·里希特、等都有创作关于烛光的作品。本文将从物理角度的烛光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进行研究,通过大量典型艺术家作品为例,分析烛光元素在油画创作中带来的审美作用和精神内涵,挖掘艺术家们为何如
学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各国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一国股市受到外部或内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异常波动时,另一市场也因此发生同向波动的股市风险传染也日渐频繁。2019年末,新冠疫情的突发,全球经济发展受挫,股市风险传染结构发生异变。直至今日,疫情仍持续发酵,未来风险结构的不确定性仍在延续。因此,探讨新冠疫情下股市风险传染效应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学位
中国画经过了漫长历史演变发展至今,呈现出多样态的绘画面貌,表现技法层出不穷,“没骨画”以独特的绘画样貌受到当代水墨艺术家的青睐。水墨艺术家将色彩融入画面,为当代水墨注入了新鲜活力,印象主义的色彩运用及艺术观念一定程度上为当代水墨提供了借鉴和启发,使当代没骨画呈现出斑斓的时代面貌。文章通过对具有印象主义绘画色彩语言的典型性当代没骨画艺术家进行图示对比分析,发掘二者的内在关联及艺术语言的共通性,试图对
学位
在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年11月-1942年2月)四十多年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其小说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位奥地利作家对悲剧情有独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他在小说中运用了许多悲剧叙事策略,展现了小说悲剧性的审美特征。因此,本文将以悲剧叙事作为切入点,细读茨威格的小说作品,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悲剧性审美特征,探讨茨威格小说中悲剧叙事的审美价值与现实意义。本论文正文部分主要
学位
南宋直接承袭了北宋的修史制度及中唐以来的治史之风,又因时代的变化,在史学发展上有了新的特征。南宋成都府路承平数百年,在文化上既有宋代蜀学的显著特征,又因众多学者热衷于研究史学而呈现出重史的学术风气,在南宋的特殊环境和成都府路独特的学术风气之下,催生了这一地区史学的繁荣发展。本文以南宋成都府路的史学发展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成都府路史学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及大致阶段,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发展背后的深层原因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