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所收录的北朝民歌《敕勒川》,产生于5世纪中后期,被认为是有文字记录的最早的一首草原歌曲。“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歌曲自古以来就被广为传唱,不仅是因为其曲调悠远绵长,更是因为其耐人寻味、编写精妙的歌词。歌词作为歌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在表情达意的同时,还要受歌曲旋律和歌曲意境等相关因素的制约,所以在歌词的创作过程当中,自然要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本文通过对草原歌曲歌词的搜集研究,从三个角度对歌词的修辞手法进行阐释,分别为:语音词汇语法的修辞阐释、语篇修辞阐释和辞格修辞阐释,同时也分析了修辞背后的文化因素。本篇论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意义,确定研究对象,并简单阐述本文的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草原歌曲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修辞阐释,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其中,语音方面的修辞阐释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声调搭配、韵脚和谐、叠音词的使用和衬字的使用。词汇方面的修辞阐释包括了少数民族语言词汇的使用、时间词与空间词的交替使用、色彩词的使用、模糊词语的使用、同义词的使用和反义词的使用。语法方面的修辞阐释主要是通过对于歌词句子的研究,分别从常式句和变式句的使用、长句和短句的使用、肯定句和否定句的使用以及整句和散句的使用等四个角度来进行阐释。第三部分为草原歌曲语篇修辞阐释,主要分为叙述方式和叙述层次两个方面,其中叙述方式包括客观描写和主观抒情,叙述层级包括顺连式和变化式。第四部分为草原歌曲辞格的修辞阐释,结合语料,将其分为两个大部分,即描绘类修辞格和布置类修辞格,分别从起兴、比喻、拟人、夸张、互文、排比、反复等常见的修辞格角度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为草原歌曲修辞文化因素阐释,从地理自然环境、民族心理特征、草原民族文化和历史传承的角度,分析了修辞背后的文化因素。第六部分为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