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提高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然而我国长期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使得在基础设施投资上表现为城乡二元供给的特征,这严重影响了农村基础设施的水平和新农村建设的步伐。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无论是从加强陕西新农村建设,还是从陕西全面实现小康,建成西部强省的目标考虑,积极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将成为陕西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通过实践考察和具体研究,探索合理有效的投融资模式,促进陕西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于相关的数据和图表,通过五部分的内容对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进行研究。全文在借鉴国内外有关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对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现有状况进行整理,分析其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根据对农村基础设施不同层次的划分和投资主体的分析,提出适合陕西农村基础设施状况的投融资模式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通过研究得出要解决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问题,首先需要明晰基础设施的产权,调动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资金,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其次在投资建设时要发挥各主体的合力作用,结合陕西农村基础设施的特点,尽量采取“国家投一点、地方筹一点、社会捐一点和群众出一点”的投融资机制。最后政府在考虑投资建设的优先序问题时,应了解农户对基础设施需求的紧迫程度,需要因地制宜进行建设。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1)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指出了影响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主要因素。(2)针对陕西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3)根据农村基础设施的特征和投资主体的不同,对四种投融资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