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国有上市公司财务寻租问题饱受各界诟病,其引致的会计信息失真、债务风险和代理成本的痛楚席卷整个资本市场。财务寻租“破题”路径何去何从?契合我国特殊制度背景和市场主体的资源禀赋差异,预算软约束对“僵尸企业”的“供氧输血”造成了产权优势的梗阻倒逼,加之高管非理性因素进一步激增了证券市场风险,企业财务目标实难企及。在国企改革深化之年,硬化预算约束、抑制高管非理性行为成为提振经济活力、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和破解代理寻租樊篱的关键。以往财务寻租的相关研究,重现象描述轻实证分析,重内部治理轻顶层设计,更遑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