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在各层面的交流与沟通。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贸易国和最大的旅游接待国。除此之外,奥运会和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也激起了更多外国人对这个神秘国家的极大兴趣,他们渴望能更好地全面了解中国,因此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加强外宣工作。以城市为主体的对外宣传是整个外宣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一个城市各个方面的总体介绍,包括其历史、地理,经济、文化、资源、自然景观、人们的生活等等。好的译作有助于宣传城市,提升城市形象,加强国际交流,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城市外宣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扩大城市影响力、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推动城市向前发展的直接动力。本研究基于作者自身的翻译实践,试图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探索城市外宣材料的英译。该理论将语言、社会、文化和心理要素统一纳入到一个连贯和完整的框架,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从词义表达到策略运用等方面不断做出动态选择的过程,以此来适应上述四个方面并最终获得理想的交际效果,因此对翻译实践具有科学系统的指导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Verschueren语言顺应论的理论框架,然后整理了目前城市宣传材料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该理论为依据,对江西省部分县市的外宣资料进行翻译。在此过程中,作者采取了许多策略和方法以求在词汇,句法和语篇等语言层面和由目的语读者的心理,社交和物理世界组成的非语言层面做出顺应,包括直译、意译、音译、增译、减译、释译和重组等。希望通过自己的翻译实践和研究来宣传这些城市,并能对该领域的翻译尽绵薄之力。通过翻译实践和研究,作者有如下收获和发现:语言顺应论从理论和实践对城市外宣翻译都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因其回答了翻译中要去适应什么以及如何适应的问题;总结该领域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将中英城市介绍语篇进行对比分析有助于提高译文质量,取得更好的交际效果;译者的顺应意识,责任感及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掌握程度决定译文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