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肝癌是临床上最常的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3位。我国是世界上肝癌发病比较集中的国家,每年新发病例数约占全球的45%。由于肝癌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治疗困难,病死率高,始终是我国医学界研究的重大课题。目前对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及生物治疗等手段,但总体治疗效果尚不理想。肿瘤干细胞的发现使人们对肿瘤有了新的认识。人们认识到肿瘤起源于肿瘤干细胞。肿瘤的形成是肿瘤中的肿瘤干细胞增殖的结果。这些细胞虽然在肿瘤组织中的数量非常少,只占肿瘤组织中细胞总数的1%,但他们具有耐药性和不断增殖为肿瘤组织的能力。因此,只有消灭这些细胞才可能彻底治愈肿瘤。肿瘤干细胞最早在血液病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中被发现,其细胞表面存在着特异性的标志物。随后在乳腺癌,脑肿瘤,前列腺癌以及肺癌组织中也相继发现了肿瘤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表面存在着多种肿瘤标记物。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CD133。一些报道显示,CD133阳性的细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耐药性的产生都有密切的关系。肿瘤干细胞不仅存在于肿瘤组织中,也存在于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系中。己糖激酶是一种磷酸化己糖特别是葡萄糖的酶。而葡萄糖是大多数组织和器官通过糖代谢获得能量的主要物质。葡萄糖经磷酸化生成6-磷酸葡萄糖,这是糖代谢的第一步。碱性磷酸酶是一种催化核酸、蛋白等分子去除磷酸基团的酶。己糖激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反映着细胞的代谢能力。在肿瘤细胞中,己糖激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通常都是高的。大豆黄酮和酸性肽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但是否抑制肿瘤干细胞中CD133的表达,尚未见报导。故此,本实验对大豆黄酮和酸性肽对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干细胞CD133的表达影响做了初步探讨。材料及方法:1.人肝癌SMMC7721细胞培养,以获得对数生长期的细胞。2.将大豆黄酮和酸性肽配置成100μg/ml、200μg/ml、300μg/ml、400μg/ml和500μg/ml浓度,并处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并采用MTT法测定细胞的成活率,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3.大豆黄酮和酸性肽分别处理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用试剂盒法测定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中的己糖激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4.大豆黄酮和酸性肽分别处理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CD133的表达水平。结果:1.用大豆黄酮和酸性肽处理人肝癌SMMC7721细胞,均对其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并且抑制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2.用大豆黄酮和酸性肽处理人肝癌SMMC7721细胞,均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中的己糖激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3. 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大豆黄酮和酸性肽可降低人肝癌肿瘤干细胞中CD133的表达。结论:1.在实验浓度上,大豆黄酮和酸性肽均有抑制肝癌SMMC7721增殖的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与浓度密切相关。2.在实验浓度上,大豆黄酮和酸性肽能够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己糖激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3.在实验浓度上,大豆黄酮和酸性肽可降低人肝癌肿瘤干细胞中CD133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