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运动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学校体育提出体育教学应以“以人为本”指导思想。通过增加体育设施,挖掘各种资源,增加不同项目、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羽毛球具有娱乐性、简便性、趣味性和锻炼性等特点,同时也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符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在运动机动机研究领域中,成就动机是心理学家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有关成就活动的研究课题大量涌现。运动心理学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重视起来,其中目标定向理论就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热点。本文对目标定向理论在羽毛球选修课中的应用进行了理论分析和问卷调查。以目标设置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羽毛球选修课的学生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在目标定向理论中任务定向为目标的教学与羽毛球运动动机的关系,利用羽毛球运动动机量表和任务定向﹑自我定向量表为工具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无动机的作用。结果显示目标定向理论中是以任务定向为目标的教学,对激发学生的羽毛球运动内部动机存在着显著性的优势。研究生的内部动机强于本科生,研究生在羽毛球运动中任务定向均值较高,而自我定向均值较低,但在不同的专项上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有着不同的差异。目标定向理论中采用任务定向为目标的教学,对参与羽毛球运动动机优于以自我任务定向为教学的。从研究生和本科生各自调查问卷中发现羽毛球运动动机量表的比较可以看出,内部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外部动机和无动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以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8、2009级羽毛球选修课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对学生的羽毛球运动动机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发放问卷来调查目标定向理论对参与羽毛球选修课学习运动动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时还可为其它运动项目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