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寸模型气动力多点悬挂测量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123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音速武器、新型战斗机等高速飞行器是航空航天领域的高端装备,为保证使役性能,飞行器在各种速域、姿态时的气动力特性必须被准确评估。风洞试验是获取高速飞行器气动力数据的重要手段。但随着风洞试验飞行器模型的不断增大,传统试验方法的局限性也在日益显露,因此急需寻求一种针对大尺寸飞行器模型的气动六维力测试方法。对于大尺寸飞行器模型,其测试空间受限,基于常规支撑装置与测量方法难以满足风洞试验的尺寸与动态特性要求。因此,本文以压电传感器为核心测试元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点悬挂的支撑方式,开发了一种集支撑装置、飞行器模型以及测试元件一体化的气动六维力测试系统,旨在提高风洞试验中飞行器模型气动力六维力测试精度。针对传统风洞试验中大尺寸飞行器模型存在的支架干扰大、测试空间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点悬挂并联张线支撑的飞行器模型气动六维力测量方案。基于六点定位与静力学平衡原理,推导了该支撑方式下飞行器模型六维力测量原理,建立了六维力求解的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影响测试精度的关键因素。结合上述测量原理以及测试系统设计要求,对支撑装置进行设计与优化,为后续测试系统的性能研究奠定了基础。针对六维力求解模型中张线支撑角度这一影响测量精度的关键参数,编写了基于Python-Open CV模块的支撑角度图像识别程序。通过对比多种图片预处理方案,选择HSV颜色检测算法用以提取复杂环境下支撑张线的整体轮廓。对初步提取的张线轮廓进行形态学操作,在保留完整轮廓的前提下消除了噪点等干扰。基于最小二乘法求解张线轮廓的最优拟合直线进而求解支撑角度。支撑角度识别算法的建立不仅提高了测试系统六维力求解精度,还为后续标定实验的开展提供了便利。对多点悬挂式测试系统进行搭建与性能测试。首先,为保证测试精度与系统动态特性,设计了两种与支撑张线直接相连的单向力压电传感器,标定结果显示上述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度、重复性以及测试精度。通过力源装置对整体测试系统进行了静态标定实验,针对实验结果中各维间的耦合现象通过解耦算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通过锤击法对测试系统进行动态脉冲激励实验,得到系统X、Y、Z三个方向的一阶固有频率。最后,针对标定实验中部分维度向间干扰较大的现象,通过ANSYS仿真软件对测试系统进行静态仿真分析,并通过模拟加载的方法探究了向间干扰产生的原因,为后续工作的展开提供了方向。本文研究内容进一步丰富了风洞试验多维力测试方法,其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的高速发展提供实验技术借鉴。
其他文献
铝合金在国内民生工业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因为其优秀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制造业,在飞机结构上铝合金常用于制造框、舱门骨架、龙骨梁、腹板、蒙皮等。飞机装配时,需要在铝合金结构件上制出大量的孔用于铆钉联接或者螺栓联接。在航空制造业的制孔领域发展了一种比较新的工艺——螺旋铣孔,其在加工质量、加工效率、适用场景等方面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针对铝合金2024材料开展了螺旋铣孔构
基于智能结构的变体飞机是未来飞行器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多稳态变体结构具有保持多种稳定状态的能力,使其能够根据实际任务需求产生自适应变形,并且不需要额外的能量输入就可以维持在稳定状态下,是一种保证未来变体飞行器具有轻量化和低能耗特性的理想智能结构。但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反映出目前的多稳态变体结构仍存在承载强度低、稳定性差等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薄壁圆柱壳内压膨胀效应的新型多稳态变体结构
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并将航空发动机的研究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高低。航空发动机的制造非常复杂,国内外优质的、完整的发动机制造技术仅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对于航空发动机来说,叶片加工占整个航空发动机制造工艺流程的30%以上工作量。目前,国内外常采用电化学的加工方式对其进行加工,但电化学加工后的叶片进排气边缘型面精度不高,残余大量不规则形状余量。为解决电化学加工叶片工艺流
航空发动机转子主要采用多级盘、盘鼓连接的形式,具有尺寸大、级数多等特点。装配是航空发动机制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影响整机性能的关键环节,若装配不平衡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在工作过程中会引起较大的机械振动,严重影响航空发动机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航空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因此,研究装配过程中转子不平衡量的变换机理,在转子装配的过程中针对不平衡量超差等问题做出合理的调整对于保障装配质量、控制整机振动十分重要。
航空发动机转子作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其装配后的精度程度对于实际工作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装配过程中,由于零件的制造误差的不确定性以及受力后零件发生变形,转子的装配精度很难得到保证,另外还会出现“曲轴型”、“弯弓型”转子装配的现象,导致航空发动机转子装配的一次性成功率低,需要通过人工试错法、修配法多次装配。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航发转子装配精度预测与优化技术,融合人工智能算法和优化算法,实
运载火箭作为空天运输的主要载体,是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运载火箭主要采用捆绑式结构,即助推火箭捆绑在火箭芯级,以提供用于提升动力和控制姿态的推力,推力的剧烈变化会对芯级产生较大冲击,而芯级属于硬壳结构,所以当助推火箭的推力有偏差时,将会影响火箭姿态控制,过大的推力偏差甚至会造成芯级的局部屈曲,最终造成破坏。因此,掌握芯级结构的载荷对提升火箭发射成功率、提高运载能力性价比和火箭
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因具有轻质、高强、耐冲击等优良力学性能,已成为高端装备减重增效的优选材料。为满足高端装备构件承受巨大、复杂、多变载荷的要求,其在连接部位仍需与铝合金(Al)等金属材料共同使用。实现CFRTP/Al的可靠连接是保证此类结构服役性能的关键,激光连接技术利用CFRTP所具备的可焊接性,可实现CFRTP/Al快速、非破坏连接,是适用于此类叠层结构可靠连接的新发展方向。
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工具电极与工件之间等离子体通道的高温会对工件表面材料进行熔化去除和部分汽化去除。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高温的作用下,工件表面会形成由两层不同性质金属组成的变质层,处于外层的变质层金属被称为熔化凝固层(也被称为重铸层),熔化凝固层是加工过程中被高温熔化的材料重新凝固在工件表面的一层较为疏松的材料。处于里层的变质层金属被称为热影响层,热影响层是工件表面没有熔化或汽化但在高温影响下发生了
微动磨损和微动疲劳广泛存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其造成的微动损伤俗称工业中的“癌症”。压气机作为航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件,服役于高温、高压、高转速的恶劣环境中,其燕尾榫结构在振动和周期性疲劳应力的作用下出现裂纹萌生,产生微动损伤,进而极大降低燕尾榫结构的使用寿命。所以,探究恶劣环境下温度效应对燕尾榫结构的微动损伤机制,准确预测其高温微动疲劳寿命尤为重要。本文以实际服役工况下的航空
近年来,我国航空制造业飞速发展,航空制造技术向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需求愈发迫切。高可靠、高服役性能的新型航空装备对各零部件的结构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现代航空装备的设计制造要求,构成航空装备的零部件的结构与类型逐渐向着整体化、轻量化以及高精度的方向发展。在航空装备制造中广泛采用铆钉、螺栓连接组成的组合件逐渐被大型整体化零件代替,为达到装备的轻量化提升性能的目的,在不破坏其本身结构性能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