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对三任总理的形象呈现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yiyang97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领导人在一个国家中占据着领导地位,其一言一行都是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举手投足都会引发国内外舆论的关注,由此,国家领导人形象的呈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国特殊的政治制度和传播体制决定了国内其他媒体在报道国家领导人方面不具优势,《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特殊的政治地位决定了《人民日报》毫无疑问是总理形象呈现的绝佳平台。在大多数人的观念当中,作为党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必然是主流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呈现载体,人们对媒体关于国家领导人的报道有一个宏观层面的概念,但涉及到具体问题的微观层面,却没有进一步的探究,或是忽视了这一层面。国家领导人媒介形象呈现的重要性促使媒体在报道时必须要深思熟虑,采用了何种报道方式、使用什么语言写作都会影响呈现出来的媒介形象。本文基于常态、非常态两个维度,对《人民日报》关于三任总理的形象呈现进行研究,分析、比较、提炼、总结《人民日报》对三任总理报道的理路、方式方法,并对比研究报道中的共性和差异。通过对样本的深入研究,发现:常态下《人民日报》关于总理形象的呈现方式主要表现在:一、特殊时期重点呈现,二、重要版面占领舆论高地,三、“仪式化”的信息传送三个方面:非常态下《人民日报》关于总理形象的呈现方式主要表现在:一、细节描写提升报道生命力,二、运用图片的视觉冲击力直击人心两个大方面。与此同时,对比研究常态和非常态下《人民日报》关于三任总理的报道,得出:一、常态和非常态维度下呈现的总理形象不同,常态下,更多的是体现总理去个人化的“代言人”形象;非常态下,则表现为回归个体的“另面总理”形象。二、常态和非常态维度下呈现总理的框架不同,从体裁的运用情况、表述的方式、细节的处理上进行了分析。最后,论文结合前文对《人民日报》关于总理形象呈现的具体分析以及当下多样化传播渠道的现状,由点及面,试图探讨主流媒体呈现领导人形象问题。从报道理念上:重视领导人的品牌魅力形象呈现;技术运用上:新媒体全方位呈现领导人形象;报道内容上:“三贴近”从情感上拉近距离这三个方面提出笔者的一些拙见。
其他文献
通过敦煌遗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下简称《辅行诀》)的五脏大小补泻方对《辅行诀.汤液经法图》中体味泻、用味补、体用合化味、不合化味的以味成方法则,及阳进为补、阴退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的叙述重点,较能反映出文学史编写的诸多问题。比较三种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学史著作对《红楼梦》的阐释,可见出文学史的编写应主要处理好三个问题:
绩效评价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础工作,更是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可以促进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贯彻组织战略思想。进而帮助企业实现
随着摄影文化越来越活跃,旅游者的摄影行为也越来越普遍。游客在旅游地举起相机拍照,几乎已成为旅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游客对旅游地景观的拍摄行为,不仅仅是一个动作,也是
<正>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们关注的问题。对于竞争优势的研究经济管理学家们主要形成了外生论和内生论两条大途径,目前主流的理论学派有以下四
运用主成分评价方法构建了八个区域贸易投资协调度评价指标,测算得出长三角地区间贸易投资处于由不协调向协调发展的过程,但协调发展并不稳定。继而运用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从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变革和发展的浪潮,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以及相关市场呈现出迅猛增长的态势。其支付业务的规模、种类以及所应用的市场领域都在不断的发展和扩大,
辽宁省本溪市地处辽中城市群,是典型的钢铁资源型城市。作为老工业区,本溪市城镇化水平已经很高,但这种以资源开发和计划经济体制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却存在很多不足,也不符合
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属于新兴市场,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却存
中国自古以来是以农业见长。近代以来,随着外来侵略的加深,民族危机深重,社会动荡不安。在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村,更是面临这种危难,农业生产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低下,农村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