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高校毕业生对于职业发展规划的茫然,以及企业对于高校毕业生实践技能不足的哀叹,均反映了当今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生产所需人才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它也反映了在当今信息高速膨胀的时代,在有限的教学年限中培养出“通才”已经不现实,但高校教育部门依旧没有重视与企业的交流合作,优化课程体系等问题。基于此,笔者提出了面向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模式研究课题,希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使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人才需求更好地达成一致,从而为我国教育管理事业做出一定贡献。本文主要是在现有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成果上做进一步探索,并且针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改善。本文首先通过对价值链理论等产学研合作教育相关理论的分析研究,印证了中国走上产学研合作教育道路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针对中国教育施行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对比研究法,对国内外多种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分析了产学研合作教育参与者在各种模式中所起到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中国的国情特点使得国外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并不适合在中国大范围推广。因此,本文针对适合中国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为了进一步挖掘产学研合作教育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本文采用调查研究法,对在校学生进行了调研,而且对一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参与者进行了访谈,发现了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不足,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其中包括学院思想建设层面上的教改方向、教学操作层面上的具体实施措施等。此外,本文最后还提出了符合产学研合作教育相关理论的校企合作教育概念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