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韩国对朝鲜政策的内外因素研究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mulang6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朝鲜半岛分裂为南北时起,南北关系就成为朝鲜半岛问题的核心。因此,研究朝鲜半岛问题首先要从南北关系入手。另一方面,韩国对朝鲜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结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南北关系的现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南北关系的性质和各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鉴于以上认识,本学位论文拟从影响韩国对朝鲜政策的内外因素入手,探讨韩国历届政府对朝鲜政策的逻辑起点和政策设计,力求找出各因素影响韩国对朝鲜政策的逻辑和方式。倘有可能,进一步探讨韩国各政府不同的对朝鲜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南北关系发展方面可遵循的规律性认知,以便于从理论上更深入地认识在南北关系、朝鲜半岛局势,以及东北亚国际关系等方面韩国政府对朝鲜的政策。在绪论中,本学位论文首先就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展开论述,并提出分析框架和理论,就本论文借鉴和应用的相关理论作一概述。在理论框架和具体分析方法上,鉴于“朝鲜半岛问题的核心是两个同族异质政权间的民族内部问题,其关系演变受制于南北内部形势的同时,还受到周边大国的重大影响”,本学位论文采用民族理论,尤其是同一民族内部不同阶级关系的分析视角和框架,以及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功能主义、新功能主义及非均势核威慑理论等分析视角和框架,分析和探讨影响韩国对朝鲜政策的内外因素。在第一章,本学位论文分析了南北分裂及敌对关系形成和演变的国际和朝鲜半岛内部背景,就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对战后朝鲜半岛的处理构想和实际运作,以及美苏联合委员会、联合国“朝鲜复兴委员会”在朝鲜半岛的活动展开叙述,以期形成如下认识,即在朝鲜半岛南北分裂及敌对关系的形成上,大国起着关键性的设计作用,成为朝鲜半岛问题形成及发展的主要外部影响因素。在第二章,本学位论文关注朝鲜半岛光复后李承晚政权和张勉政权时期朝鲜半岛内部局势的发展。李承晚时期,全球性冷战和朝鲜半岛南北敌对政权的建立,最终导致了演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关系的朝鲜战争,从而使南北分裂和南北敌对关系长期化。这一时期,南北关系处于完全对立状态。在全球冷战和朝鲜半岛内部敌对之下,南北之间很难进行直接的对话。在对朝鲜政策上,李承晚政府始终坚持“武力统一”,成为引发朝鲜战争的内部因素之一。李承晚政府后期,韩国国内政治民主化风潮开始兴起。这对韩国政府的对朝鲜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南北关系从完全对立时期转入松动时期创造了条件。在第三、四章,本学位论文分别论述南北关系的“松动时期”和“缓和时期”,即朴正熙政府和全斗焕政府、卢泰愚政府和金泳三政府。在“松动时期”,中苏、中美、中日关系的重大调整,为南北关系从完全对立转入有所松动创造了外部条件。在“缓和时期”,美苏关系的缓和,冷战趋于终结,为南北关系从有所松动进一步缓和提供了大前提。第五、六章讨论的是金大中政府和卢武铉政府对朝鲜政策,可称为“和解合作时期”。因本学位论文以冷战后为重点,更由于这一时期南北关系的历史性积极变化,本学位论文将“和解合作时期”分为两章,分别讨论金大中政府和卢武铉政府对朝鲜的政策。在第七章,本学位论文探讨李明博政府对朝鲜关系“逆行时期”的政策。在这里,本学位论文认为,金大中政府和卢武铉政府时期的韩国对朝鲜政策在达至朝鲜半岛“事实上统一”方面贡献良多,其功能主义和新功能主义理论成为对朝鲜政策的逻辑起点,并确定了对朝鲜政策相对有效的大框架。在分析评述金大中政府和卢武铉政府对朝鲜“和解合作政策”的有效性和局限性的基础上,本学位论文指出了对“和解合作政策”进行必要性调整的方向。而作为对金大中和卢武铉政府对朝鲜政策的反动,李明博政府推行的“无核·开放·3000”政策非但未能达到该届政府试图达到的“压朝弃核”目的,反而在南北关系恶化的方向上越走越远。概括的讲,第三、四、五、六、七章分析评述了半个多世纪韩国对朝鲜政策的制定、实施、调整及其影响因素,以便达到前述研究目的。即通过探讨韩国各届政府对朝鲜政策的逻辑起点和政策设计,找出各因素影响韩国对朝鲜政策的逻辑和方式,以便从规律性认识上理解和把握韩国政府对朝鲜的政策。在此基础上,本学位论文的结论部分关注现任朴槿惠政府的对朝鲜政策,尝试性地对朴槿惠政府的对朝鲜政策进行预设,并就韩国新政府可能的对朝鲜政策制定和实施下南北关系走向、朝鲜半岛局势和东北亚局势进行展望。在本学位论文的观点创新方面:第一,本学位论文有一个前提假设,即朝鲜半岛问题、局势是有章可循的,或者说其存在一种内在的规律性。但是,目前学术界对朝鲜半岛问题的理论性研究太少,许多学者采用观察家的方式观察半岛问题,过于关注一时的形势。本学位论文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即应当把朝鲜半岛问题、韩国对朝政策研究纳入理论研究的范畴中,从而使本学位论文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第二,朝鲜半岛问题可以分成若干个方面。其中,朝鲜半岛南北关系是核心。但是,学术界对这一观点存在争议,中国社会科学院朴键一研究员主张南北关系是朝鲜半岛问题的核心。也有不少学者主张朝美关系是朝鲜半岛问题的核心,包括朝鲜学界也持这种观点。虽然将朝美关系看做朝鲜半岛问题的核心有其合理性,但是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上讲,朝鲜半岛问题包含着非常复杂的矛盾内容,而影响其变化的内因和外因、主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次方面并非一成不变的,其根据具体条件的变化发生着转移。本学位论文的第二个创新点即是自觉地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对韩国对朝鲜政策进行具体分析评判。第三,在分析视角和框架方面,本学位论文不拘泥于或者套用现成的理论,而是从思想方法上活用民族理论和国际关系相关理论的基本观点。问题在于,在运用民族理论看待朝鲜半岛问题时,并没有现成的民族理论可参考。中国的民族理论分析的问题是多民族在同一个国家相处的问题,但不涉及同一个民族不同国家间的相处。可能达到分析目的的两个路径是,以民族理论的方法和韩国的民族主义相关研究共同作为本学位论文的指导。限于时间和作者语言、能力方面的问题,相关内容在本学术论文中并没有得到很多阐述,但是本论文是在这种方法和视角下完成的。第四,与学界目前对金大中政府和卢武铉政府的对朝鲜政策评价有所差异,本学位论文关注其逻辑起点和政策大框架,认为两届政府在这两方面为朝鲜半岛的统一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但是,需要明确的事情是,两届政府在应对朝鲜不适当行为方面表现出政策不适性,韩国政府对朝鲜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变化进行调整的能力不足。韩国政府采取的对朝鲜政策应当是在补充完善对朝鲜“和解合作政策”的基础上继承其大的政策框架,而不应该全盘否定。但是,本论文第七章论述到的李明博政府对朝鲜政策则是对之前政策的全面否定,结果在相对有效的对朝鲜政策制定、实施逻辑缺失下,李明博政府在南北关系进展和统一方面起到了非常负面的作用。但是,本论文认为,在韩国政党派别的两极政治主张下,因为没有中间派作为缓冲,所以非常容易造成继任政府全盘否定前任政府的政策。本论文主张,应该充分理解韩国的政治现实,一分为二地看待李明博政府对朝鲜政策的缺点和合理性,这对正确看待现任朴槿惠政府的对朝鲜政策是有意义的。最后,作为留学生,限于语言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方面的限制,本学位论文在很多方面做得非常不够,特别是对影响韩国对朝鲜政策的大国关系分析还不够理想。个人计划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继续花大量的时间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其他文献
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城市商业银行以来,在革开放的浪潮之中,城市商业银行经历了十八个春夏秋冬。城市商业银行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之下,不断的丰富自我,完善
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成本控制一直是管理的重点,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技术的深入普及,企业所面临的生产环境和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现代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成为新经济时代企业获取持续竞争力的源泉,知识型企业的迅速崛起,成为理论界、企业界追捧的热点。并且知识型企业对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以及知识创新能力
在郑汴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中,如何合理配置并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效能值得深入研究。应从打破行政界线的区域角度综合考虑郑汴一体化进程中两地土地资源宏观层面上的配置问题,在
近年来国际上较普遍提倡和开展的绿色化学与技术的研究,目的是发展环境友好技术、环境无害技术或清洁生产技术,同时强调化学过程的原子经济性,反应的高选择性,不生成或很少生成副
“数字地球”的概念在1998年就被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而在至今的十几年中,这一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据估计,数字地球技术在本世纪中将如当年的计算机一样进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虚拟经济空前繁荣,金融领域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形式,作为金融领域的核心-银行而言,其经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仅靠存贷利差单一的获
司空图的“韵味”说上承刘勰的“余味”说、钟嵘的“滋味”说,集“味”之大成,后启严羽的“兴趣”说、王士禛的“神韵”说;近代王国维的“境界”说,还处处受“韵味”之泽溉,为中国
经济适用房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房,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保障性住房,主要用于解决社会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它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一样,都是社会保障体系的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诞生现代意义上的画廊以来,中国画廊行业已经经历2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0年至今,中国艺术市场在持续发展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