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油菜机械化收获后含杂率高低直接影响后续油菜籽的安全储存以及油料榨取,本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油菜联合收获以及筛分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现有油菜联合收获机收获作业时油菜籽粒细小不易分离导致收获后籽粒含杂率高、人工复清劳动强度大、缺乏晾晒前机械化复清装备的生产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适于油菜联合收获作业后含杂油菜籽的复清机(以下简称含杂油菜籽复清机),实现含杂油菜籽的输送、筛分清选和气流风选等功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菜机械化收获后含杂率高低直接影响后续油菜籽的安全储存以及油料榨取,本文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油菜联合收获以及筛分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现有油菜联合收获机收获作业时油菜籽粒细小不易分离导致收获后籽粒含杂率高、人工复清劳动强度大、缺乏晾晒前机械化复清装备的生产实际问题,设计了一种适于油菜联合收获作业后含杂油菜籽的复清机(以下简称含杂油菜籽复清机),实现含杂油菜籽的输送、筛分清选和气流风选等功能,满足油菜联合收获机作业后含杂油菜籽的清选要求。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含杂油菜籽复清机总体结构并分析其关键参数。由物料特性测定试验分析得出含杂油菜籽中各组分比例及相关机械物理特性,为含杂油菜籽复清机工艺路线确定和筛网结构型式选择提供了依据;分析明确了含杂油菜籽复清机总体结构,该机由螺旋输送装置、离心振动式筛分装置和侧向风选装置组成,分别实现含杂油菜籽的强制输送、筛分清选和气流风选功能;分析确定了含杂油菜籽复清机“先筛分,后风选”的工艺路线,即先依靠偏心配重块旋转产生的激振力驱动分级筛振动筛分大杂余,再采用离心风机吹除轻杂余;同时结合国内现有油菜联合收获机工作效率、粮箱容积以及油菜籽单位面积产量,确定了含杂油菜籽复清机的复清要求,分析得出生产效率为2.7t/h~5.4t/h。(2)基于运动学与动力学原理对含杂油菜籽复清机关键装置进行了设计与分析。对螺旋输送装置螺旋叶片上物料进行了受力分析,得出了螺旋叶片螺距为160mm,螺旋升角为18°,螺旋叶片的转速应不低于138r/min;建立离心振动式筛分装置运动微分方程并求解得出在旋转激振主矢作用下,筛体随质心作圆平动,在旋转激振主矩作用下,筛体绕质心平面作圆锥面摆动;依据离心振动式筛分装置应具备初步筛分大杂余(短茎杆、荚壳)的功能,分析确定了相关结构参数:上层筛网为直径5mm的圆形冲孔筛,下层筛网为尺寸为8目的方形编织筛,各层筛网直径为600mm;由筛面物料受力分析得出为确保杂余顺利排出,直流电机即偏心块所需最低转速为796.55r/min;对清选罩壳结构进行设计并进行离心风机对比选型,依据侧向风选装置应具备吹除轻杂余的功能,分析确定清选罩壳内部最小风量为0.23 m~3/s,满足风选要求。(3)基于CFD模拟分析了含杂油菜籽复清机侧向风选装置内部气流场状态。利用Fluent进行气流场仿真,结果表明,清选罩壳内部气流场整体流动正常,风速衰减较弱,清选罩壳气流入口截面与出口截面风速基本相等;对有无后挡板时清选罩壳内部气流场的速度分布云图、速度矢量图进行了分析和对比,研究表明,去除后挡板时清选罩壳内部漩涡区域明显减少,能避免物料堆积影响筛分效率;同时结合清选罩壳内部流场状态和物料空气动力学特性分析可知,清选罩壳气流入口截面风速在3m/s~7m/s范围内时,风选效果较好。(4)开展了含杂油菜籽复清机试验研究与分析。以籽粒含杂率和筛分效率作为清选性能评价指标,以离心风机出风口风速、振动频率以及垂直振幅为影响因素展开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清选性能较好的各因素范围:离心风机出风口风速应在5m/s~7m/s、振动频率应在12.08Hz~14.61Hz、垂直振幅应在3.59mm~3.64mm;在单因素研究基础上,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出了含杂油菜籽复清机清选性能较好的参数组合:离心风机出风口风速为7 m/s、振动频率为13.48Hz、垂直振幅为3.61mm;在此参数组合下开展了验证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参数组合下复清机含杂率平均值为0.50%,筛分效率平均值为98.11%,满足油菜籽粒后续存储标准(含杂率<3%),为含杂油菜籽复清装备结构及工作参数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2020年英国威尔士为应对基础教育质量下滑展开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推出“威尔士新课程”。研究发现,新课程“四大目标”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通过“学习与经验领域”“重要陈述”“学习进阶”构建课程框架;以校本课程开发、利益相关者合作共建的模式推动课程实施;通过改革学校体系和教师教育促进新课程落实;建立完善的政策制定与评估机制。威尔士课程改革给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体系构建、课程框架设计、课程管理制
硅基电路板上容纳的晶体管数量每隔18个月增加一倍,微处理器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便是大家熟知的摩尔定律。然而随着晶体管电路接近性能极限,高温和漏电始终是难以避免的问题,半导体发展路线图开始放缓。为了不让摩尔定律失效,科学家引入电子自旋去发展了一门新的学科,自旋电子学。传统的半导体器件包括晶体二极管、双极型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等。这些器件与自旋电子学器件相比,集成化较低、能耗偏高、运算速度过慢,很难继
卵转铁蛋白(OVT)是含铁的蛋白成员之一,众所周知的就是它表现出的抗菌特性,这种特性主要表现为部分水解OVT衍生的肽,而这种肽的特殊性能有的没有被认知。为了开发OVT抗菌肽,本研究以OVT为酶解原料,抗菌活性为筛选条件,将酶解效果最佳的酶解产物,通过分离纯化技术得到具有抗菌活性的肽段,并对其抗菌机制深入研究。通过肽的作用机制设计了一种高效的靶向细菌细胞的载药纳米系统。然后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验证
本文基于茶叶中微生物的检测现状提出了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 technology,SELEX)筛选出特异性适配体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技术联用对大肠杆菌进行快速检测的方法。1、以大肠杆菌为目标靶分子,
随着社会的进步化学工业生产力水平越来越高,工业三废乱排乱放对自然资源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以对淡水资源的污染为例,印染行业废水中的染料、重金属及医药行业废水中的如抗生素、激素及抗炎药等均会通过食物链富集对人类健康造成影响。在诸多高级氧化技术(AOPs)中,芬顿(Fenton)氧化技术由于设备工艺简单、矿化能力强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处理环境污水,而压电催化作为新型的AOPs技术也在近十年间引起研究者的兴趣
本文以江西省赣县金钩形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资料收集、原位采样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崩岗治理前后土壤质量以及不同模式效益,采用网络分析、主成分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生态防护型治理模式崩岗土壤理化性质参数与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选取并构建了三种治理模式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与多层次模糊相结合的方法对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一种可以合成多种对昆虫、螨虫和线虫等无脊椎动物具有杀虫活性的晶体蛋白以及一些小分子杀虫活性物质的芽胞杆菌,现已成为微生物制剂开发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对其杀虫晶体蛋白的杀虫机制已经有很多报道,但关于Bt作为一种昆虫病原菌在杀虫过程中与宿主互作的方式还不是很清楚。本课题组前期发现了一些致病因子及其作用方式如Bel、Bmp1、Nep1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化石燃料燃烧会释放大量的氮氧化物(NOx),其主要成分为一氧化氮(NO),会直接导致各种环境问题并危害动植物健康。针对NO的去除目前工业上主要使用选择催化还原法(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一方面该方法需要较高的操作温度,高温加热产生的废气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该方法需要使用氨气或甲烷等燃料气作为还原剂,反应成本高。光催
第一部分LPS诱导人气道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中miR-223表达变化及对NF-κB活性的调控目的 本实验借助内毒素脂多糖(LPS)刺激体外培养的人气道上皮细胞来构建炎症反应的体外模型,检测miR-223及连环素p120(p120)表达变化及其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初步探讨LPS所致气道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 根据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及相关文献,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LPS(0.1μg/ml、1μg/
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水热资源丰富,花岗岩脱硅富铁铝作用强烈,风化程度高,易形成深厚的风化壳,为崩岗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花岗岩风化程度的剖面垂直分异性是导致其非均质结构和特殊力学特性的根本原因。花岗岩残积土的主要胶结物质包括有机质、粘粒和铁铝氧化物,其中粘粒和游离氧化铁对其结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研究分析了花岗岩发育土壤颗粒组成对抗剪强度等力学特性的影响,而游离氧化铁对花岗岩发育土壤力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