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对消费情绪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xw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不仅制约了旅游业劳动力市场供给,还面临着产业升级等问题。而人工智能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智能旅游服务,将智能自动化技术与旅游服务相结合,在弥补了由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就业不足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了自由、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已成为当前旅游服务的新趋势。传统的旅游服务中存在着大量的人际互动,比如游客间的互动、游客与服务提供者的互动等。随着技术的进化,智能旅游服务中除了以上的人际互动外,也包括了游客与旅游App、智能电子设备、智能机器人等人与机器的互动形式,可以说人机互动已经成为智能旅游服务中游客体验的一部分。非人化智能服务作为智能服务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指完全由智能技术提供的服务。具体来说,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是非人化智能服务有别于一般智能服务和传统人际服务的主要区别,是非人化智能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服务结果的重要因素。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旅游服务过程中游客最终追求的是一种主观幸福感,即较多的积极情绪和较少的消极情绪。因此,由非人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旅游服务能否如同由人类服务员提供的旅游服务一样为游客带来较多的积极情绪和较少的消极情绪是非人化智能服务深度发展需要关注的问题。那么在非人化智能服务中,游客对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认知存在哪些维度?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对游客消费情绪有什么影响?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通过什么内在机制影响游客消费情绪?了解这些问题对于旅游企业应用和管理非人化智能服务有着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在智能旅游服务的情境下研究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服务机器人vs.人类服务员)对游客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情绪影响及其核心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游客的代际差异、感知人际压力和社会规范等对消费情绪的不同影响。首先,本研究对消费情绪、非人化智能服务等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回顾了使用与满足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和非人化理论并结合质性研究的结论提出了本文的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即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与游客消费情绪之间的关系、游客在服务过程中道德脱离程度和自主需要满足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游客的代际差异、服务环境中的人际压力与社会规范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与人类服务员相比,游客更倾向于将服务机器人与“冷漠”相关联,并且由于服务机器人的材质通常为金属材料(如钢)而非软体材料(如皮毛),因而被感知为“坚硬”,“冰冷”(而非“柔软”,“温暖”)。加之目前旅游业中广泛采用的服务机器人外形与人类服务员的外形相去甚远,容易让游客对服务机器人产生外群体认知,使得服务机器人更容易激发游客在服务过程中的高道德脱离程度,从而使得游客在服务过程中更加不在意服务提供者(服务机器人)的感受,更关注自身的需求。同时,在服务过程中获得更高自主需要满足的游客更容易在服务过程中获得正向的消费情绪(更多的积极情绪、更少的消极情绪)。但服务机器人对游客消费情绪的正向影响有边界条件,即服务环境中的人际压力和社会规范。当游客感知服务环境中没有人际压力时,相比于人化的服务提供者(人类服务员),非人化的服务提供者(服务机器人)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在服务过程中的自主需要满足,并使得游客获得更积极的消费情绪;而当游客感知服务环境中有人际压力时,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与否对其消费情绪的影响没有显著的差异。同时,当游客感知到服务环境中同属游客的社会规范时,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对其消费情绪的影响也没有显著的差异。此外,由于游客在服务过程中的消费情绪与其对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认知有关,因而游客的自身特征也会影响其消费情绪。所以本文提出,相对于人化的服务提供者(人类服务员),非人化的服务提供者(服务机器人)能够提升“互联网原住民”游客的消费情绪;而“互联网移民”的游客由于对技术的不熟悉,因此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对其消费情绪的影响较弱。所以,相对于人类服务员,服务机器人不会显著地提升“互联网移民”游客的消费情绪。接下来,本文以智能旅游服务中的潜在游客为研究对象,采用情境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的方法对研究的概念模型及相关假设进行检验。本文通过六组共7个实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能够对游客的消费情绪产生显著的影响。相比于人类服务员,服务机器人能够正向影响游客在服务过程中的积极情绪、负向影响其消极情绪。(2)服务过程中游客的道德脱离程度在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对游客自主需要满足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具体而言,与人类服务员相比,服务机器人能够激发游客在服务过程中的高道德脱离程度,进而显著提高游客在服务过程中的自主需要满足。(3)游客在服务过程中的道德脱离程度与自主需要满足在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影响游客消费情绪的过程中起到链式中介的作用。具体来说,与人类服务员相比,服务机器人更容易会激发游客在服务过程中的高道德脱离,从而使游客获得更多的自主需要满足,最终提高游客在服务过程中的积极情绪并减少其消极情绪。(4)游客的代际差异是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影响游客消费情绪的边界条件。虽然互联网原住民(90后、00后)的游客在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时获得的积极情绪依旧远高于互联网移民(80后、70后)的游客,但是对于互联网原住民(90后、00后)的游客而言,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对其在服务过程中的积极情绪没有显著影响。(5)服务环境中的人际压力是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影响消费情绪的边界条件。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仅在游客没有感知到人际压力的环境中能够显著影响游客在服务过程中的消费情绪,对于感知到人际压力的游客而言,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不会显著地影响游客在服务过程中的消费情绪。(6)服务环境中同属游客的社交规范是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影响游客在服务过程中道德脱离程度的边界条件。具体来说,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仅在游客没有感知到社交规范的情境中能够显著影响游客的道德脱离程度,对于感知到同属游客社交规范的游客而言,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不会显著地影响游客在服务过程中的道德脱离程度。本文对于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同时对于旅游企业在应用和管理非人化服务提供者上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理论方面,本文从非人化的视角出发指出旅游服务提供者的非人化对消费情绪的影响,批判性地回应了现有研究集中于服务机器人拟人化视角的研究结论,丰富了非人化认知在旅游智能服务中的相关研究。其次,本文通过使用与满足理论检验了单纯的使用媒介带来的自主需要满足,拓宽了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应用范围。再者,本文从服务环境的非物理环境因素出发,提出了新的影响消费情绪的情境因素,填补了现有研究的缺失。实践中,本文的发现能够指导服务机器人的设计,如可以在设计中对服务机器人非人化线索强调的同时提升“类动物化”的设计,以提高服务机器人非人化认知的同时增加其拟生性。与此同时,本文的发现同样为旅游企业优化服务机器人的服务流程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对旅游业的智能化布局提供了多视角的证据。
其他文献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央银行沟通成为“前瞻性指引”等非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了中央银行实行预期管理政策的重要工具。央行沟通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传递货币政策信号、对已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事后解释等等。通过对市场预期的有效引导,使政策操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强调货币政策调控框架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对中央银行预期管理政策提出了更高的
学位
实现恰当的激励是确保地方政府主动作为的关键,分税制改革后,以财政分权为核心杠杆的纵向激励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和汲取收入的积极性,实现了多年的GDP和税收收入高速增长。然而,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激励依然存在激励不足和激励扭曲的问题。在地方主体税种缺失以及减税降费的背景下,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加剧,进一步增加了激励地方政府税收努力的必要性。地方政府税收努力激励机制的优化涉及地方税收
学位
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疫情蔓延使国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秩序转型背景下面临多重挑战:企业走出去的难度增加、国际政治博弈环境日趋复杂、海外国家形象分歧拉大,如何继续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融合、化解国际政治博弈风险、全面立体展示国家形象成为中国未来改革和发展必须回答的重大命题。国际发展援助是中国应对全球挑战的重要方式,援助过程中建立的发展合作伙伴关系能为中国继续参与全球竞争与合
学位
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蔓延,加剧了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为应对变局,企业需要充分吸收员工的智力资源,以准确识别风险和机遇,并快速做出反应,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组织发展。于是,愈来愈多的组织不断完善谏言渠道(如美国IBM、中国招商银行),鼓励员工踊跃谏言献策,并帮助谏言孵化落地。但随着员工谏言频率的增多,大量无效谏言将管理者淹没在信息洪流之中,阻碍了有效信息的传递,不利于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因此,合理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新变革、新特征、新要求和新任务。基于这些重大实践变化,政府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作为创新研发的重要参与主体,是决定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源泉。当今社会是创新型社会,如果缺少创新,企业很难保持长久竞争力。我国政府也多次强调了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明确以创新促发展的重要目标。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在于我国企业缺乏创新动
学位
公开市场股份回购,是指上市公司以稳定股价、完善治理结构、并购重组等为目的,从股票市场回购本公司股份的行为。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最早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并在上世纪70年代得以推广。但是,由于我国《公司法》存在着严格限制,股份回购市场并不活跃。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正了《公司法》,放宽了对股份回购的约束,简化了股份回购的流程,拓宽了股份回购的资金来源,充分发挥了股份回购稳定市场信心的功能。伴随着
学位
为了矫正财政体制的失衡,中央政府主要通过转移支付制度来弥补地方收支缺口。随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在平衡地区间财力方面的作用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着资金分配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在央地政府间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不规范的转移支付体制会扭曲地方政府的收支行为。为了争取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地方政府倾向于采取策略性的税收手段。虽然,国地税合并改革削弱了地方政府对税收征管活动的影响力
学位
组织管理中的领地行为理论是近十五年来由众多学者不断构建完善的一个新兴理论。领导对下属领地行为,是组织领地行为的一个特殊分支,是领导者将下属看作领地资源而表达出来的一种领地行为。其理论基础来自领地行为理论,其成因和影响却又不同于先前的研究。当聚焦于领导对下属这一具体情境时,领地行为所表现的特征和与过往的理论存在许多的差异,具体而言,存在行为的合规性、人的主观能动性、策略的差异性、边界的模糊性、基础理
学位
在风险频发的后工业时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为全人类无法避免、必须应对的重要问题。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基本确立了属地管理和重心下移的基本原则,县级(含县级市、市辖区)政府作为应急管理的重要主体,是最接近基层、具有较完整建制的一级政府,相对于省、市等上级政府能够直接面向基层群众、处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第一线”,同时相对于乡镇等下级政府又具备更好的资源调配条件和较强的应急管理能力,因此事发地的县级政府
学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作为对伊拉克发起侵略科威特战争的惩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以决议的形式对伊拉克实施了一系列严厉的全面经济制裁。这些决议也得到了联合国各成员国的积极响应,并在决议基础上分别对伊拉克实施了相关的制裁措施。然而,上述制裁方式并未达到联合国希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效果,反而促使了人道主义灾难的意外后果产生。为了汲取经验教训,反思实施经济制裁所产生的弊端,联合国同各会员国以会议的形式展开激烈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