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T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滨州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huangji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101例胃癌组织中SIRT1、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通过克隆SIRT1基因的全长cDNA构建含有SIRT1及其突变体T200I和E420K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从而进一步研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SIRT1及其突变体所发挥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收集101例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制作石蜡标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IRT1、β-cateni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RT-PCR实验方法扩增SIRT1基因的全长cDNA,其扩增产物通过双酶切被克隆至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从而使SIRT1基因表达增加。同时采用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SIRT1基因的突变体T200I和E420K,进而获得其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200I和pcDNA3.1(+)-E420K。重组质粒通过酶切和DNA测序比对得以鉴定,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从蛋白水平上证实重组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制备感受态细胞、做质粒转化并通过质粒抽提获取足量的pcDNA3.1(+)、pcDNA3.1(+)-SIRT1、pcDNA3.1(+)-T200I、pcDNA3.1(+)-E420K真核表达载体,然后将其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转染到293T细胞中,分别采用MTT、流式细胞术的方法检测无DNA转染的空白对照(空白组)、空载体pcDNA3.1(+)(空载组)、重组载体pcDNA3.1(+)- STRT1(WT组)、pcDNA3.1(+)-T200I(T200I组)、pcDNA3.1(+)-E420K (E420K组)五组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改变情况,并且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五组细胞中Cyclin D1的表达。SIRT1抑制剂NAM处理293T细胞后检测其细胞体外增殖能力以及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SIRT1、β-catenin基因在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4%(65/101)和47.5%(48/101),并且SIRT1在不同胃癌组织学分型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IRT1的高表达与胃癌肿瘤大小、发生部位、淋巴结转移情况及β-catenin的表达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T1表达与β-catenin的表达无相关性(r=0.01;P=0.751)。通过获得并扩增SIRT1基因的全长cDNA,构建了SIRT1基因的pcDNA3.1(+)-SIRT1重组质粒及其突变体基因的pcDNA3.1(+)-T200I和pcDNA3.1(+)-E420K真核表达载体。将其使用酶切以及DNA测序比对测定后证实阳性重组质粒与预期序列完全相符。转染293T细胞,MTT实验显示重组载体pcDNA3.1(+)-STRT1(WT组)、pcDNA3.1(+)-T200I(T200I组)、pcDNA3.1(+)-E420K (E420K组)的细胞增殖能力高于无DNA转染的空白对照(空白组)和空载体pcDNA3.1(+)(空载组)(P<0.05),而WT组、T200I组和E420K组三组之间的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SIRT1抑制剂NAM处理293T细胞后其细胞体外增殖能力降低。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显示WT组、T200I组和E420K组三组细胞的生长分数(S期+G2期细胞所占比例)高于空白组和空载组细胞(P<0.05),但该三组细胞之间细胞周期改变不显著(P>0.05)。Western blotting实验也证实了WT组、T200I组和E420K组三组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D1高表达,而采用SIRT1抑制剂处理后细胞中Cyclin D1低表达。结论:本研究证实SIRT1在肠型胃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弥漫性胃癌,由此说明SIRT1在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胃癌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不同。我们成功构建了SIRT1及其突变体基因pcDNA3.1(+)-SIRT1、pcDNA3.1(+)- T200I和pcDNA3.1(+)-E420K的真核表达载体,提供了足够的SIRT1及其突变体基因的研究材料,有利于进行SIRT1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上调SIRT1及其突变体基因能够促进促进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的进展,下调SIRT1基因的表达抑制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和细胞周期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改变了CyclinD1的表达相关。而SIRT1基因的突变体T200I和E420K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没有影响。本研究显示SIRT1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有可能发挥促癌基因的作用,这提示我们SIRT1的抑制剂有可能具有临床应用的潜在价值。
其他文献
<正> 近年来,意大利著名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哲学家、新黑格尔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贝奈戴托·克罗齐(1866-1952)提出的"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论点,在史学界一部分同志中风靡
目的:观察和研究敷和备化方联合穴位埋线防治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初步评价敷和备化方联合穴位埋线防治肝癌TACE术后肝纤维化的治疗价值,为中医药抑制或逆
本文以豆渣为原料,在三种浸提条件下(中性、碱性、酸性)提取可溶性大豆多糖(SSPS P1,SSPS P2,SSPS P3),将提取物作为絮凝剂,主要研究了它们对高岭土悬浊液、酵母悬浊液、蛋白质悬
建立了离子色谱法分析火灾烟气成分的方法.样品用去离子水和氢氧化钠溶液配制,采用0.45μm的滤膜过滤2~3次后,配制成样品溶液,稀释适当倍数后进样分析,采用电导检测器进行检测
目的:本研究拟观察肿瘤源性IL-6在调控乳腺癌MDSCs的浸润和积聚中的作用,检测乳腺癌MDSCs中是否存在SOCSs负反馈失调,并初步探讨IL-6/SOCS通路异常在MDSCs浸润和积聚中的影响
目的系统评价局部晚期喉癌不同治疗策略对喉癌患者生存率、喉功能保留、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文献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万方数据
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系统的LED显示屏数据更新的方案。该方案是利用GSM网络的GSM短消息编解码技术,将短消息显示在LED显示屏中。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硬件实现,讨论了在
介绍了自升式钻井平台锁紧装置的结构形式及技术特点,比较了国外的应用情况与我国的研发状况。近年来,国内有关企业在锁紧装置研发、制造及应用方面都有了实质性突破。
目的:探索索拉菲尼对肝细胞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p-STAT3异常表达的影响,进一步了解IL-6/STAT3信号通路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并为Sorafenib的临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