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信用社是一种社区性的地方金融机构,主要由辖区内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入股组成,其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长期以来,农村信用致力于服务“三农”,促进了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适应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要,自1999年开始,农村信用社大力推广信用农户、信用村镇等评定活动,积极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简化农民贷款的手续,为农民贷款带来极大的方便,缓解了一直以来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使农民的贷款面有了很大提高。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撤出了大量在农村建立的金融机构,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主要的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方面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面临的任务也更加艰巨。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发展较快,贷款高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强了盈利能力,提高了农信社的社会知名度。但是,随着农信社改革的不断深入,信贷风险也日渐显现,不良信贷资产额和不良资产比率也直线上升。近年以来,在经济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T市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反弹和不良资产清收压力逐渐增大,风险抵补能力严重不足,不良资产压降空间进一步缩小,化解历史包袱的难度更大,形势不容乐观,已危及T市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发展。针对不良贷款余额大、笔数多、情况复杂和前清后增等问题,T市农村信用社根据各乡镇不良贷款分布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不同的清收方案,采取依法清收、中层干部帮扶、交纳风险金、签订责任状、领导包片等多种方式进行化解。为规范信贷款操作流程、合理授信,T市农村信用社根据信贷资产风险状况及时调整各网点的信贷审批权限,加强贷款审查力度,审查、分析和评估贷款资料的完整性、程序的合法性、手续的合规性,提高T市农村信用社整体信贷资产质量。通过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技能,通过风险排查,提高内部监督能力,通过绩效考核,实行贷款终身负责制,有效应对信贷风险。秉承“公开、公正、公平”的理念,实现信贷投放过程公开化、透明化,打造公开高效、互利互惠的支农贷款绿色通道。虽都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总体来看还不理想。综上,只有防范化解信贷风险,才能为T市农村信用社的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因此,对T市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是关乎信用社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首先以信贷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接着从信用社概况、信贷风险管理现状、信贷风险管理现存问题三方面分析,重点根据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对T市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管理现存问题从内部环境、目标设定、风险识别、控制活动、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信息与沟通、监控8个方面进行了全面、具体性的研究。利用问卷调查法和风险专家调查列举法,进行信贷风险识别、信贷风险评估和信贷风险应对。最后根据T市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包括:优化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健全内部沟通机制、强化风险监测与预警完善措施。通过对T市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分析、对解决策略的探索,有利于T市农村信用社管理人员认识现状,制定有效、针对的完善措施,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对信贷风险的重视以及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为今后T市农村信用社的良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为其他金融机构提供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对促进同业机构发展起到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