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书法史和中国绘画史上,书画同源的问题一直被艺术的实践者和理论家不断探讨而成为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重要理论观点。尤其是宋元以后,文人画家由于对于笔墨的重视,又从新的角度强调了书画同源的观点,其用意在于强调绘画用笔本身独立的形式趣味和审美意义。书法性的审美范式是基于中国书法传统而形成的审美标准、经验程式和规范体系,它之所以成为中国画的审美基质,在根本上取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逻辑。“全球经济一体化”所造成的各种文化的整和,在某种程度上对艺术观念及形成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中国画同样在遭受“冲击”的过程中,逐渐脱离了与书法的联系,建立起一种与当代审美相应的造型基础,书法的意味在中国画作品中漫漫消解。做为传承中国画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的学院中国画教育同时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而中国画教学问题的根本仍然是中国画自身的问题,中国画教育问题的混乱正反映了中国画问题的混乱。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艺术走向多元化的时代,重新认识中国绘画和笔墨语言十分必要,关键是站在什么位置(或角度)来审视,不能因传统绘画某些因素的不足来全盘否定中国画。本文首先对中国画以及中国画教学的现状及其呈现危机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其次通过对中国原始书画的某些共生现象和历史上一些代表性书画家的创作实践及工具材料等等因素,论证了书法艺术对中国画的潜在影响和应有的美学地位;并通过东西方不同的哲学家精神、审美情趣,论证了中国画不同于西洋画的艺术特征及其表现的独特方式;又从书画同源、绘画的书法用笔、线条对笔墨的容纳性说明中国画线条在中国画中已成为精神灵魂的栖居之所。最后指出:当前中国画所呈现出的危机不但要解决中国画内部的笔墨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从外部、从整个文化大环境找原因,而不应该否定自身;同时,中国画教学有它自身的教育规律和教学结构体系,在各种画风流派交织纷繁的当今,如果忽视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忽视中国画教学的规律,以其它画种的教学方法指导甚至代替中国画教学,那么其结果势必就会削弱中国画的训练力度,改变中国画的艺术思想,也将不利于中国画的发展。只有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在学习传统绘画中,树立本民族文化精神,找回民族文化的自信,扎扎实实地学习研究中国画传统笔墨形式,深入生活,加强个人综合修养,借鉴吸收西画有益的成份,才可以使中国画步入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正确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