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阴三针结合隔附子灸对照单纯使用阴三针观察其二者各在阳虚内寒型原发性痛经治疗上的疗效与差异。方法: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阳虚内寒型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采用双盲法简单随机化分成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进行阴三针结合隔附子灸疗法(治疗组)和阴三针疗法(对照组)。首先准备60封厚实能严密封的信封,根据编号1到60分别密封储存在信封里,随后将编有序号的信封利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号;随机分配后,将已分配的随机卡号信封装入已含有治疗方案的信封中;当纳入研究合格的患者进入研究时需以顺序拆封治疗方案和治疗方案里装封有随机卡号的信封,随后根据随机卡号中的数码运用随机数字表法确定其治疗群组方案,并给予治疗,不可作任何更改。治疗组以阴三针穴位组合(三阴交(双)、关元、归来(双))进行针刺同时并在神阙穴和气海穴位上进行隔附子灸疗法,对照组以单以阴三针组合(三阴交(双)、关元、归来(双))治疗;治疗时间均以30分钟为主;针刺的深浅度以直刺约0.8-1寸,具体情况根据患者的体型及针刺部位而定,深度以得气为度(在针刺穴位后,经过手法操作,使病人出现酸、胀、麻、重等感觉),得气后行针1分钟,过10分钟再行针1分钟。隔附子灸法即是以附子片浸泡在食用水和盐混合比例10:2当中,盐水必须没过附子表面,待附子吸收盐水质地变软,用尖利之器刺数孔,以便药效容易输出渗透;将片状附子置于治疗穴位之上外加隔艾坨灸器和艾坨灸之。在艾坨开始燃烧患者感有温热感开始计算反复更换艾坨,时长30分钟。治疗疗程在于月经前期(月经周期第十六到二十八天至月经来潮)治疗。两组治疗频次相同,在经前期以隔日一次至月经来潮为一疗程,共三个疗程和一次性随访,并在经前期至行经期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MSS量表评分(COX痛经症状量表积分)和痛经中医症候评分,分别评定两组治疗疗法的临床治疗疗程差距、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一)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年龄、BMI、婚姻状况、VAS视觉疼痛评分、痛经中医症候评分、CMSS痛经症状总频率评价、CMSS痛经严重程度评价上并不存在差异,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基线上具有可比性。(二)两组在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三个疗程后和治疗结束后第二个月随访,进行VAS视觉疼痛评分、痛经中医症候评分、CMSS痛经症状总频率评分、CMSS痛经严重程度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了阴三针结合隔附子灸治疗与阴三针治疗在阳虚内寒型原发性痛经的改善痛经症状、降低痛经发作频率及减轻疼痛程度上均有治疗效果。(三)VAS视觉疼痛评分、CMSS痛经严重程度评分、痛经中医症候评分显示在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疗法在初期治疗疼痛效果上无差别,但在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三个疗程后和治疗结束后第二个月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提示阴三针结合隔附子灸疗法治疗阳虚内寒型原发性痛经在近期、远期治疗效果上均明显优于阴三针刺法治疗。除此之外,CMSS痛经症状持续时间总频率在治疗一个疗程后、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三个疗程后和治疗结束后第二个月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显示了虽两组疗法在初期治疗疼痛效果不理想,但两组疗法在疼痛持续时间的频率下降。(四)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以治疗前、治疗三个疗程后及治疗结束后第二个月随访VAS视觉疼痛评分、CMSS痛经严重程度评分、痛经中医症候评分、CMSS痛经症状持续时间总频率作为近期和远期疗效评定依据,经两组非参数检验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上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阴三针结合隔附子灸疗法医治阳虚内寒型原发性痛经治疗效果理想,其医治结果显著,可改善病患月经疼痛的病症、程度、频率和兼症,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临床疗效均比阴三针针刺法治疗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