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应用脊髓SEEP功能成像技术,分别观察用电流刺激右手虎口区皮肤和电针刺激合谷穴时颈脊髓神经功能激活情况,阐述针灸效应在脊髓内传导作用,并比较穴位刺激与非穴位刺激的效应:初步探索脊髓针灸效应的作用机制,对针灸穴位与电刺激同一穴位处皮肤的效果做出评论。方法:1.实验对象选择:22例健康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年龄23—27岁,平均23.8岁,其中男15例,女7例,皆为右利手。所有志愿者检查前三天内无心理或精神异常,无颈椎病病史及颈椎外伤病史,检查前两周无针灸史。因为医学生之前有接触或了解针灸,能够体会到得气即“酸麻胀沉”感觉。2.扫描参数优化:经过预实验,确定合适的扫描参数如下:采用GE公司1.5T超导型SIGNA磁共振成像系统。fMRI检查采用single-shot fast spin-echo(SSFSE)序列,矢状位功能成像参数为TR=1065.0ms,TE=42.4ms,视野(FOV)16cm×16cm,矩阵128×128,带宽(BW)32KHz。矢状面扫描范围均可完全包纳颈脊髓,层厚2.8mm,层间距0.5mm,NEX 1,层数为7,每一帧图像扫描时间为1s。扫描时于颈脊髓前方加用饱和带,以避免吞咽、心跳等信号对脊髓功能成像的干扰。轴位功能成像参数设定为TR=1065.0ms,TE=42.4ms,视野(FOV)16cm×16cm,矩阵128×128,带宽(BW)32KHz。轴为扫描范围C3~C7,层厚7.0 mm,层间距2.0 mm,NEX 1,层数为7,每一帧图像扫描时间同样为1s。扫描时于颈脊髓的左右及前方加用饱和带,以避免髓外信号的干扰。根据实验设计,每一层可以获得52幅图像。3.实验分组与设计:22例志愿者分成两组:Ⅰ(电针刺激组):14例健康大学生志愿者行电针刺激右侧合谷穴,刺激频率约为5Hz,电流35~40mA,其中8例行颈脊髓矢状面动态MR功能成像,另外6例行横断面动态MR功能成像。Ⅱ(电流刺激组):8例行电流刺激右侧虎口区皮肤,分别行颈脊髓失状面及横断面动态MR功能成像各4例。4.AFNI图像后处理及统计分析:首先在LINUX操作系统使用AFNI软件对刺激模式进行1D文件编程,然后对7层解剖图像,364幅矢状位T2WI的颈脊髓SEEP功能成像图进行to3D处理、去动、空间平滑、去伪影、反卷积等处理,获得颈脊髓神经功能激活图。结果1.有1例行矢状面成像的志愿者因紧张颈部活动明显,成像效果不佳而被剔除,其他志愿者合作佳,均未感恶心、呕吐等不适感觉。针感及电刺激感觉明显,均获得较满意的功能图像。2.矢状面功能成像结果:电针刺激组:7例(剔除1例)穴位刺激后效应颈脊髓激活区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分别为C6~T1及C2~3水平;电流刺激组:4例均出现C4~T1水平不同程度的脊髓激活区,未见高位脊髓平面激活。3.横断面功能成像结果:电针刺激组6例及电流刺激组4例行颈脊髓横断面功能成像均可以分析出脊髓神经功能激活区,主要激活区域位于同侧(右侧)脊髓的后角区。结论1.基于SEEP原理的脊髓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可以应用于脊髓神经功能的研究。应用脊髓SEEP-fMRI技术观察脊髓对穴位电刺激的神经功能效应,将为研究针刺经穴治疗相应疾病的脊髓中枢机制提供一些实验依据和方法。2.C2~3水平脊髓功能激活区可能是电针刺激合谷穴在颈脊髓特定的后效应功能区,提示针灸有复杂的脊髓内神经机制与经络独特传感通道的存在。3.电刺激右侧虎口区皮肤与电刺激同侧合谷穴均可以引起C4~T1水平脊髓神经功能的激活,横断成像发现激活区位于同侧(右侧)脊髓的后角区。激活区域与脊髓神经反射解剖通路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