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依据当代莎学研究的批评理论,对莎士比亚历史剧名作《亨利四世》(上、下)作出新的阐释,分析剧中人物哈尔王子在“两个世界”的这一历史语境中的行为与自我意识,以及他与其他关系切近的人物之间的关照与互相联系,并讨论剧中所形成的双重话语特性。两个世界是指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即其所身处社会环境和内在的心理空间。在外部世界的语境中,由两条相互交织的线索所构成,这两条线索的具体场景是宫廷与酒店,它们分别指向政治性的公共空间与个性的私人生活空间。在内部世界中,我们可以发现哈尔在心理认证过程中形成的两种自我,即政治自我与个性自我。重要的是,这种双重性特征在作品中是具有普遍性的,它也同样存在于几对人物关系的比照之中,即:哈尔与霍茨波,哈尔与亨利四世,以及哈尔与福斯塔夫。它其实代表了本剧叙事话语的一种基本特性,因此,本论文力图将其放到戏剧(文本)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双重关系中去阐释。论文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导论,正文和结论。在导论中,追溯了《亨利四世》和相关莎士比亚历史剧的研究史,阐述了“两个世界”的理论来源与依据,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第二部分为论文的正文,分为四章,是全文的主要部分。在最后的结论里,对两个世界与双重性进行整体的叙述,尝试指出《亨利四世》与本文理论的深层意蕴。以下简要介绍各章的主要论述线索:第一章,分析哈尔王子所处的历史时代的语境,以及外部世界双线交织的张力。外部世界的两条线索即两个空间:代表国家权力的宫廷与民间/俗世的野猪头酒店,同时也包括外部空间的一对人物比较:哈尔与霍茨波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英雄。第二章,内部世界错综复杂的自我意识,人物心理意识的分裂,哈尔的内部世界里存在着双重的自我:政治自我与个性自我。剧中的关键性人物福斯塔夫可视作哈尔王子个性自我的外化。第三章,两个世界的秩序与混乱,文本将现实的世界镜像化,使我们通过两个世界的关系及其他重要人物与哈尔的关系来理解社会的对立与冲突,后者即哈尔的“两个父亲”:亨利王与福斯塔夫,相当于政治的自我镜像与外化的个性镜像,这一章也包括对两个世界的结构和各种可能性的讨论。第四章,两个世界的虚构与真实。分析文本中的内在结构,引进元戏剧的理论来研究哈尔的角色扮演,描述其揭橥戏剧重要内涵的功能。正如《亨利四世》其他内容中含有的双重性一样,哈尔的角色扮演也有着双重性的图景——真实人生中的角色扮演与戏中戏的角色扮演。这双重的虚构空间共同导向了深层的戏剧真实。本论文研究的文本为《亨利四世》(上、下),研究对象是哈尔王子这一人物,通过提出与阐释“两个世界”理论,在文本中进行四个维度的分析:外部、内部、交互与虚构,从社会语境和心理意识的相互关系中,阐释了文本叙事话语与社会语境之间的辩证联系。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尝试对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四世》提出一个相对较新的解释,以供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