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影响下的艺术探索者——论大卫·霍克尼绘画之“变”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j1986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整个技术和艺术发展史,技术与绘画密不可分,技术催化了艺术变革。技术对绘画的影响,在外部表现为推动了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内部折射为对绘画审美观念、认识方式、评价思维模式的更新。技术是绘画表现手段的一种内在因素,它决定了不同时期绘画的外显状态,促成了绘画思想观念的更新。技术为不同时期绘画创作的需要提供了相应的处理方式和手段。各种新材料、新工具丰富了绘画的表现形式,为绘画创作深层次的探索提供了可能性,技术推动了绘画表现形式和观念的更新。技术和绘画的加速交叉、融合的新形态,影响着人们的绘画审美观和技术观。
  与此同时,也伴随了一些技术对绘画产生的负面影响。技术复制使绘画作品的精神性弱化,出现了作品市场化;绘画主题随意化;绘画欣赏随意化等问题。如何正确处理技术与绘画的关系变得至关重要。
  大卫·霍克尼的绘画创作与技术密不可分。在大多数艺术家普遍进行传统绘画时,他就大胆创新的利用摄影拼贴、传真机、计算机、手机、平板等新技术,应用到自身绘画创作中了。人们批判他的创作脱离绘画时,他却将利用新技术得到的经验回归到架上绘画,创作出了让人们惊叹不已的作品。他一方面拥抱新技术,另一方面又在反思新技术影响下的绘画。最终,他用自然写生的方式回应了新技术影响下的绘画,并对当代绘画的审美观念产生影响。大卫·霍克尼的绘画创作很好的对应了新技术近50年的发展,他的艺术发展充分例证了技术对绘画表现形式和审美观念的影响。
  借大卫·霍克尼的绘画艺术为切入点,以小见大,进一步探究出技术对绘画表现形式和创作观念的影响。技术不断发展,人们的绘画表现方式和审美观念必然会随之变化。在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做的是紧跟时代的步伐,“笔墨当随时代”,同时注重对经典优秀绘画作品精神和绘画审美的继承,正确处理新技术和绘画的关系,将技术经验更好的服务于绘画创作中。技术给绘画带来的问题,需要交给人精神领域的最高绘画审美表现形式来做出解决。绘画归根到底是人性的产物,技术的介入并不会使绘画偏离这个准则。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发表的科技论文越来越多。但是对摘要(学术论文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的研究长期以来仅限于信息要素或写作技巧,而从主位理论出发进行的研究则相对不足。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旨在探讨汉英摘要在主位结构及主位推进模式选择上的异同,并探讨其异同的深层原因。共收集了120篇科学摘要,其中Nature英文摘要60篇,《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文摘要60篇。找出每个句子的主位和述位,分类、计数和制表后
学位
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给人们造成极大的创伤,同时在各方面产生很大影响。本研究以反映9.11事件为主题的乔纳森·萨福兰·弗尔创作的小说《特别响,非常近》为载体,探究恐怖主义对美国民众造成的创伤和在伦理文化产生的影响。  《非常响,特别近》的作者从美国9.11恐怖袭击的案例分析入手,通过一个个案例展现了9.11恐怖事件对于人们在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展示了灾难和恐怖主义之后西方伦理文化的轨迹变化。  
学位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英语长句的汉译是译者经常会遇到的难题之一,不少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根据-些学者的研究,文学类作品最主要的特点便是其文学性的体现。因此,文学类作品的翻译最为突出的问题也同样是如何去体现原作品的文学性,如何通过语言表层形式的处理去还原作品的文学性。之前学者的研究都将重点放在了语言的表层形式上,从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去进行相应的比较和探讨,却忽略了文学作品翻译最本质的地方。而本文则是从
学位
1997年,贾平凹凭借《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他不仅在陕西文学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废都》英译本翻译一波三折,最终由葛浩文翻译并于2016年正式出版。目前,有部分学者对《废都》英译本中语言、方言等方面进行研究,但还未有人从图里翻译规范理论的角度对《废都》英译本进行全面研究。  本次研究以图里的翻译规范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定性以及定量研究方法对《废都》进行
学位
《荆棘鸟》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考琳·麦卡洛写的一部长篇家庭史诗,深受读者喜爱。曾胡于1989年第一次把它译成汉语。本研究以弗米尔的目的论为基础,使用分析法和归纳法探讨《荆棘鸟》汉译本中的翻译策略以及效果。  在目的论中,三原则之间有一定的等级关系:目的原则是首要原则,连贯性原则是次要原则,而忠实性原则从属于连贯性原则。本研究从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出发,探讨译者在翻译《荆棘鸟》汉译本中所使
学位
农村题材电视剧一直以来都受到学界的关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市谋求发展,也有很大一部分农民选择自主创业。创业农民形象是农村题材电视剧塑造的一种人物类型,即以农民形象为主体,围绕农民创业者的创业途径、情感变化、思想发展,力求反映社会现实和农村生活面貌的电视人物系列之一。随着新世纪“三农”题材电视剧的生产不断增多,学者对创业农民形象的关注也越来越高。本文在梳理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
学位
纪录片的本质是真实,是对真实环境下发生的真人真事进行拍摄记录,利用影像呈现给观众,让他们了解历史和社会,并引发思考。除真实之外,作为观念的纪实主义也是纪录片创作者和研究者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近年来,我国各种题材纪录片都迎来了纪实主义的回归,其中医疗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较快。由于人们对社会现实生活和民生话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新世纪以来有关医疗事件、医疗现象、医患关系的纪录片大量出现,它们运用纪实主义的创
学位
神庙剧场是神庙演剧的重要场所,也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温州神庙剧场的调查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温州当地的神庙实物资料,而且可以挖掘深藏于神庙剧场背后的建筑价值以及诸多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了神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神庙作为祭祀祖先以及供奉神灵的场所,在神庙内修建戏台,通过献戏演剧的方式不仅表达对先祖以及神灵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能达到娱乐民众的作用。温州地处东南海隅一角,受地形等因素的影
学位
巴尔蒂斯是法国二十世纪具象绘画的代表人物,二十世纪的欧洲艺术舞台上,各种艺术流派纷繁错杂,艺术家各自将自己形色的思想观念作为对新潮流的创新与发展,正是在这样状态下使得艺术失去了共同的语言。当所有人都在努力使自己标新立异的时候,巴尔蒂斯选择了一条和他毕生时代相平行的道路,一个人孤独地前行着,他用自由的灵魂去感悟时代下的本质,运用独树一帜的绘画语言记述着被人遗忘的真实,巴尔蒂斯通过学习古典大师的艺术处
学位
19世纪末的法国处于时代转型时期,社会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变革。艺术更是处于推陈出新的状态,经历着由再现客观世界转向表现精神和心理的巨大改变。女性题材是艺术家笔下常见的表现题材,不仅表现了艺术家个人情感,还体现出艺术家所处时代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法国女性的崛起不得不归功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法国的女权运动,女权运动的高涨使得法国女性的地位不断提高,人们对女性的束缚也逐渐减少,女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