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芯酶法糖化发酵生产乙醇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芯作为一种丰富廉价的植物纤维资源,可以代替有限的粮食原料发酵生产燃料乙醇,在开发新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对玉米芯的酶解糖化、酶解液的乙醇发酵、利用耐高温酵母及共发酵木糖-葡萄糖的基因重组酵母分别进行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等技术进行了研究。对稀酸预处理玉米芯纤维残渣的酶解糖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的适宜用量为20 FPIU/g底物,酶解时间以48 h为宜;补加纤维二糖酶有效解除了纤维二糖累积引起的反馈抑制,提高了酶解得率;酶解体系中添加1%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ween-80和0.5%微量元素溶液可以有效促进酶解,还原糖质量浓度达到68.2 g/L,酶解得率达93.1%;采用分批补料酶解工艺提高底物浓度,可以有效提高酶解液中的还原糖浓度,酶解得率仍能够维持在较高水平,该工艺为提高后续发酵的乙醇浓度奠定了基础。酶解液中的葡萄糖可被耐高温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HTR-11迅速发酵生成乙醇,接种后18 h内葡萄糖被完全利用,乙醇质量浓度达25.1 g/L,葡萄糖代谢产生乙醇的得率为0.477 g乙醇/g葡萄糖,达到理论得率的93.7%。采用耐高温酵母S.cerevisiae HTR-11为发酵菌株,对稀酸预处理后的玉米芯纤维残渣进行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研究结果表明,同步糖化发酵前调节pH值至4.8-5.0,可有效提高乙醇产量。原料预酶解对乙醇最终产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以直接同步糖化发酵为宜,同步糖化发酵周期为92h。耐高温酵母S.cerevisiae HTR-11的最适同步糖化发酵温度为38℃,适宜的氮源为蛋白胨,添加量以10 g/L为宜,同步糖化发酵92 h后乙醇浓度达到29.7 g/L,纤维素转化产生乙醇的得率为0.500 g乙醇/g纤维素。同步糖化发酵有效消除了葡萄糖对纤维素酶的反馈抑制作用,乙醇得率比分步水解糖化发酵增加了18.2%。采用基因重组酵母S.cerevisiae ZU-10为发酵菌株,对碱法预处理后的玉米芯纤维残渣进行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乙醇。研究结果表明,原料预酶解会对乙醇产率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以直接同步糖化发酵为宜,同步糖化发酵周期为116 h。同步糖化发酵过程中添加适量木聚糖酶可以提高乙醇的产量。优化后的同步糖化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0℃,蛋白胨7.5 g/L,木聚糖酶用量400 IU/g底物,接种量10%,摇床转速120 rpm。在优化后的工艺条件下同步糖化发酵116 h,乙醇浓度达到37.8 g/L,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转化产生乙醇的得率为0.408 g乙醇/g碳水化合物。增加底物浓度可以提高发酵液中乙醇的浓度,底物浓度从100 g/L增加到200 g/L时,乙醇浓度从37.8 g/L增加到66.6 g/L,发酵液中乙醇浓度的提高,对降低乙醇蒸馏回收所耗用的能量成本具有重要意义。对上述三种乙醇生产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利用基因重组酵母S.cerevisiae ZU-10对碱法预处理后的玉米芯纤维残渣进行同步糖化发酵,1 g玉米芯可转化为乙醇0.278 g,能够得到较高的乙醇产率,是比较优良的乙醇生产工艺。该工艺有效实现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乙醇共转化,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乙醇发酵的生产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目前,集成开关电源已在通讯、电子计算机、消费类电子产品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为适应便携式电子产品得应用要求,必须实现高效率、高精度、高集成度的开关电源设计。建模是
新型搅拌器研发和放大是工业生产应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四种具有代表性的搅拌器(其中两种为新型桨)对它们在几何相似的条件下的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其中两种桨进行数值
4-氨基甲苯-3-磺酸是合成有机颜料和染料的重要中间体,它是由4-甲基苯胺磺化反应而制备的。按操作方式分有固相法和液相法之分,它是一个较典型的芳香胺磺化反应用以制备芳胺磺
弯曲木的制造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其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加工弯曲零部件的方法均存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如机械加工方法的原料浪费问题和化学加工方法的环境污染问题。本研究
目的优选竹叶黄酮胶囊剂成型工艺。方法竹叶黄酮制成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考察不同辅料对竹叶黄酮包合物吸湿性、休止角的影响,利用正交设计选出最优主辅料比,并考察混合
铁路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交通运输形式,具有价格低廉、载客量大、方便快捷的特点。当前,我国铁路建设已经取得了较突出的成就,铁路网络四通八达,不仅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
目的:本研究运用静脉通1号治疗气滞血瘀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其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症状、体征及血液粘度、D-二聚体的影响,评判静脉通1号的临床疗效,为下肢深静脉血栓
直接转矩控制是在本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性能的交流调速技术,它具有转矩响应迅速快、稳定性好和鲁棒性强等特点。三电平中点钳位型逆变器具有开关频率低、输出谐波
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瑰宝,也是目前最有竞争力的国花候选者之一。中国拥有丰富的野生梅花资源和栽培品种。因此,进行梅花种质资源保存研究,对于完善梅花种质资源
针对水利工程安全监测变量之间作用机理的复杂性及监测奇异值产生的不确定性,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在处理不确定性复杂信息和深度挖掘数据特征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