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腿肌和胸肌是水禽骨骼肌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肌纤维类型、发育规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胸肌的发育特征及其调控机制方面,而腿肌发育的分子机理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以发育不同时期樱桃谷肉鸭胚胎期腿肌为研究材料,首先,从组织学和基因表达水平解析胚胎期腿肌发育规律;其次,利用RNA-seq和miRNA-seq技术筛选鸭胚胎期腿肌发育不同时期的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表达miRNAs以及调控的差异信号通路;再次,从细胞水平探讨在发育不同时期均存在显著差异的miR-33a调控鸭成肌细胞增殖的的分子机制;最后,从细胞水平探讨卵泡抑素(Follistatin,FST)调控鸭成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如下:(1)鸭胚胎期腿肌发育过程主要分为成肌细胞增殖期、肌管期和肌纤维期,且三个时期对应的关键发育时间点:11胚龄(E11)、19胚龄(E19)和27胚龄(E27)。(2)RNA-seq结果的分析表明,E11与E19相比存在1182个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DEGs)(FDR≤0.01),875个上调,307个下调;E19与E27相比存在1967个DEGs(FDR≤0.01),1052个上调,915个下调;E11与E27相比存在1484个DEGs(FDR≤0.01),654个上调,830个下调。研究发现从肌管发育成肌纤维阶段的差异基因数多于成肌细胞发育成肌管阶段。(3)miRNA-seq结果的分析表明,E11与E19相比存在194个显著差异表达的已知miRNAs(FDR≤0.01),105个调,89个下调;E19与E27相比存在550个显著差异表达的已知miRNAs(FDR≤0.01),156个上调,394个下调;E11与E27相比存在369个显著差异表达的已知miRNAs(FDR≤0.01),143个上调,226个下调。研究发现从肌管发育成肌纤维阶段的差异miRNAs数多于成肌细胞发育成肌管阶段。(4)miRNA-seq结果预测出新miRNAs在发育的不同时期差异如下:E11与E19相比存在7个显著差异表达的新miRNAs(FDR≤0.01),5个上调,2个下调;E19与E27相比存在25个显著差异表达的新miRNAs(FDR≤0.01),3个上调,22个下调;E11与E27相比存在9个显著差异表达的新miRNAs(FDR≤0.01),2个上调,7个下调。研究发现肌管发育成肌纤维阶段比成肌细胞发育成肌管阶段存在更多的差异新miRNAs,差异新miRNAs在肌管发育成肌纤维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5)RNA-seq和miRNA-seq的KEGG分析表明,p53信号转导通路、MAPK信号转导通路、细胞周期信号转导通路上富集的差异基因较多;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了p53信号通路上Zinc finger protein RFP-like 1、DNAJC6、ZSWIM2、CDKL2、CDK14、CCNB3、RRM2、CCNB2、Cytochrome c-like共9个基因的mRNA水平的表达量,其表达趋势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该研究暗示此三个信号通路可能是调控鸭胚胎期腿肌发育差异的重要信号通路。(6)miRNA-seq结果的分析表明miR-33a的表达在腿肌发育的三个时期间存在显著差异,miR-33a的表达量在鸭成肌细胞增殖期显著高于其余两个时期;在成肌细胞中过表达miR-33a后能通过靶向抑制IGF-1、FST和CCND1,并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来抑制鸭成肌细胞增殖。(7)过表达FST基因的结果表明,FST过表达能增强成肌细胞活性和促进成肌细胞增殖,FST过表达促进鸭成肌细胞增殖的机制主要通过激活PI3K/Akt/mTOR信号通路来实现。综上所述,本研究从组织和细胞水平探讨了鸭胚胎期腿肌发育不同时期在基因表达和miRNAs表达上的差异,并对影响鸭胚胎期腿肌发育的关键miRNAs、调控基因及调控的信号通路进行了功能研究,为系统全面的阐述骨骼肌发育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