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过去几十年通过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内进行产业转型,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获取了巨大的贸易利益;而当今世界正孕育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外部以全球价值链为特点的国际分工体系正经历加速演变,内部现代产业体系下呈现制造业与服务业交叉融合趋势,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如何进一步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推进制造业服务业融合性发展,成为了一个急迫的现实问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过去几十年通过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对内进行产业转型,从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攀升,获取了巨大的贸易利益;而当今世界正孕育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外部以全球价值链为特点的国际分工体系正经历加速演变,内部现代产业体系下呈现制造业与服务业交叉融合趋势,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如何进一步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推进制造业服务业融合性发展,成为了一个急迫的现实问题。而在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产业融合的统一框架下,研究制造业服务化对贸易利益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所以本文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基于中国当前服务业开放程度不高的现实,探究制造业服务化对贸易利益的影响,对于中国扩大对外开放,顺应制造业服务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的指导意义。本文的目的是,在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产业融合的统一框架内,分析多阶段生产与制造业服务化对贸易利益的影响。本文在Melitz和Redding(2014)多阶段一般均衡模型上进行拓展,进一步改进了生产函数,让劳动力与服务业参与生产的各个阶段,将多阶段生产与部门联系相结合,体现制造业服务化,使模型更贴近全球价值链的特征,即“一系列阶段中进行,每个阶段都会增加价值”这一事实。本文在第二章对中国制造业生产阶段数量与制造业服务化进行特征性事实分析,观察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然后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制造业生产阶段数扩张对贸易利益的影响,整体制造业服务化、生产中不同阶段的制造业服务化对贸易利益产生的影响,最后在两国情形下求得从封闭到开放的总体和行业层面的贸易利益以及贸易利益分解中各部分的贡献率。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生产阶段的数量越多,贸易利益越大,但不同于Melitz和Redding(2014)中的无限扩大,本文发现随着阶段的扩张,贸易利益会趋向于一个最大值;第二,整体制造业服务化的推进使得贸易利益先上升后下降;在制造业生产的不同阶段,制造业服务化的变化对福利的影响是不同的,在越靠前的阶段,制造业服务化更倾向于增加贸易利益,而处于越靠后的阶段,制造业服务化更倾向于降低贸易利益;第三,通过贸易利益的分解,我们发现制造业上游和制造业服务化两部分对贸易利益的贡献率最高,并且随着贸易成本的下降,制造业服务化这部分的贡献率将会增加。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文章的政策含义主要有三点:第一,国际循环的方式:继续扩大开放,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首先在内部继续扩大开放,参与全球产业生产分割,外部参与制定并融入国际经济新规则,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第二,国内大循环的着力点:推进上游阶段的改革、明确制造业服务化的方向,扩大产业上游阶段服务业投入,适度调整下游阶段服务业投入;第三,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措施:在服务业有限开放的情况下,促进制造业产品贸易自由化来提升制造业服务化对贸易利益的贡献,推进贸易自由化与完善国内价值链并行,特别是加快国内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与东盟国家、与俄罗斯和巴西等国的贸易成为新的增长点。从中国政府政策导向来看,一是持续鼓励扩大进口;二是持续鼓励以企业为主体拓展多元化国际市场。多元化市场有助于避免鸡蛋都装进一个篮子的风险,但是国际市场越多元化对企业作用就越好吗?事实上,已有文献研究表明企业倾向于从同一个国家进口,且从同一个国家进口制造品和服务品的企业生产效率往往较高,然而这些研究仅是基于比利时的
2013年中国(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自此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拉开了序幕。近十年来,自贸区建设如火如荼,从初期萌芽于东部沿海到如今东中西部全方位覆盖,其在经济、贸易方面的带动作用显著,也促进了地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其中第三批自贸区中,除了浙江、辽宁两个沿海省份,其余五个都是位于中西部的内陆省份,包含河南、湖北、陕西、四川和重庆五省市在内的十个片区。从沿海深入内陆,这是我国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尝
2010年,我国的制造业规模跃升为世界第一,首次超越了美国。然而,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特征不容忽视,要实现由量向质的转变需要依赖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是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途经之一。与此同时,我国的进口贸易正在快速发展,主动扩大进口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扩大进口,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国际进口博览会,2020年我国的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服务业开放水平持续提升,服务业FDI于2011年首次超过制造业,服务贸易额自2014年起一直位居世界第二。为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开放,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与此同时,我国制造业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处于低端地位,面临“低质低价”的困境,严重制约着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服务中间品的提供部门,服务业开放不仅促进了本国服务业市场的发展,而且能为下游
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不断增加以及新冠肺炎的深远影响使得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逐渐成为必须。加快统一大市场建设亦即缓解市场分割既是双循环格局构建的重要保障,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在进一步打破市场分割过程中,数字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在其中的先发优势使其成为了地区和传统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其破坏性的能量也为打破自然性、技术性和制度性的市场分割,建立统
十四五阶段,国家提出“内外双循环”建设意见,其中推进“产业链”精准对接“创新链”,既是实现"产业链升级"的有力措施,也是加快"中国智造"步伐的重要举措。产业协同集聚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组织形式,在不同产业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产业链优势,通过专业化生产、知识溢出、规模经济等效应显著放大创新链作用,是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的建设创新性国家的手段。出口技术复杂度作为衡量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近年来我国积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制造业发展迅速,但仍然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较低。与此同时,交通技术不断提升,全球航空、航道网络不断健全,航空运输成为开展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极大的缩短了货物的运输时间,使企业避免由于运输时间过长而导致出口成本上升成为可能。Hummels and Schaur(2013)发现国际贸易中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贸易的便利性和服务的可贸易性得到大幅度提升,数字贸易逐步成为全球贸易新的增长点,也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向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此外,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之际,产业升级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贸易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主要贸易形式,其发展为中国的产业升级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目前数字贸易相关的研究较少且不成熟,且鲜有文献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也引发了“机器替人”的恐慌。国际机器人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简称IFR)的报告显示,2014-2019年世界工业机器人年安装量增长了11%。机器人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能够影响资本和劳动力市场,进而影响不同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差距。但机器人的替代和互补作用到底谁占主导地位?学者们没有得到统
游戏是幼儿的权利和天性,也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最佳方式。教师要充分了解游戏在幼儿园中地位的演变历程,珍惜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认识成果,肯定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对于幼儿的价值,进一步关照角色游戏中隐性的传统文化价值,注重游戏对幼儿情感释放与宣泄的作用,利用游戏充实与完善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反思与解释,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